其实,最大的秘密就隐藏在大棚里样式不同的灯、管、线上。仔细瞧下去,就会发现育苗棚里的一些不同——数十个灰白相间的多功能静电灭虫灯挂在棚内四周;用于均匀供给纯净二氧化碳的气肥机放在大棚的一角;用于灭杀苗盘真菌、细菌的多用途消毒机已经收纳妥当……
这些大棚里都应用了由遵义市桐梓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历经3年探索,荣获全省系统科技进步三等奖的漂浮育苗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集成应用。
这一集成技术由水体电消毒机、机械化装盘播种机、漂浮育苗增氧促根装置、电除雾防病促生机、静电灭虫灯防虫网和剪叶消毒机等7个模块组成,分别担负苗盘消毒、装盘播种、增氧促根、防病促生、物理防虫、剪叶消毒、补充二氧化碳的功能。
与大多数老烟区一样,遵义市在20多年前就运用上了烤烟漂浮育苗技术,早已完成了育苗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的“革命”。在发展中,他们发现,育苗环节数十年的病原物累积程度逐渐增高,毁灭性病害发生频率愈来愈高,由此引发的植保问题是农药的品种和使用量也在增加。
如何
生产出质量安全的原料烟叶?这成为挡在烤烟生产部门面前的“拦路虎”。
桐梓县局(分公司)生产技术人员主动出击从烤烟生产的基础抓起,切断污染物,把控好育苗环境、育苗过程的第一个关口;同时,通过可以实施环境控制的设备培育出适龄、充足、茁壮、整齐一致的烟苗。
“从年1月开始,我们就开始这方面的试验。烟叶质量安全,还是产出来的,育苗就是首要关口。”桐梓县局(分公司)农艺师周为华已经从事植保工作很多年了。
这一集成技术始终追求既有植保作用,又有促进生长的双重效能,是一种有效缓解南方低温寡照的生物物理技术,适应了烟草育苗洁净生产技术进步的需要,实现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实现这一集成技术,达到安全目的,生产技术人员运用了不少“宝贝”。
其一,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机。
作为漂浮育苗设施物理植保的核心技术装备,由主机、绝缘子等零件组成,分别按照温室长度方向均匀地布设在棚顶钢梁上,并使用不锈钢丝将主机接地端与温室钢梁实现良好的电连接。其依据空间电场预防病害的原理,通过间歇工作模式,模拟晴天大气电场“双峰双谷”规律,以“一歇一动”促使烟苗生产。
其二,烟气电净化二氧化碳气肥机。
其作为增强光合作用的机电一体化装备,由烟气电净化主机、吸烟管、送气管、液肥管组成,依据吸烟管的长度选择距离燃烧器、薪材炉比较近的墙壁,固定主机位置。其依据静电除尘、间歇微量供施的原理,通过自动间歇工作方式,解决温室在保温封闭期的二氧化碳亏缺问题,能够显著促进烟苗生长,提高抗病力。
其三,剪叶刀等离子体灭菌消毒机。
其配备等离子臭氧管,在剪叶机旋刀作业时,由喷器将原子氧(低温等离子体)气体喷在切刀上,并在护壳内形成封闭环境,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
其四,多功能静电灭虫灯。
其利用飞翔害虫趋光性、趋色性的特点,辅以高压电能迅速杀死飞虫,能够有效控制蚜虫、白粉虱、蓟马等害虫。
其五,增氧机。
采用气泵和微孔管为水床营养液增加氧气含量,避免烟苗根系呼吸紊乱、根茎病害多发等,可以明显改善根系活力和烟苗的生长。
其六,物理植保粉。
采用一定比例加水稀释的液体喷洒和灌溉,以纯物理变化进行杀虫灭菌,消解迅速而不留残余,能加强农作物连作、枯萎病等病害的土壤消毒,能杀灭红蜘蛛、蚜虫、蓟马、白粉虱等顽固爬虫。
龙塘育苗工场未使用化学农药。试验数据表明,漂浮育苗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集成应用实现了烟苗带菌数量较对照降低40%以上,翅蚜虫、蓟马等虫口数下降80%以上,烟株成苗时间较对照提前5~10天,所育烟苗成苗率达到85%以上。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我们基层的烤烟工作来讲,一季之计在于苗,尤其是壮苗。”桐梓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王茂贤说。
这一集成技术实现了育苗期减少和杜绝农药的使用,替代了杀真菌剂、杀虫剂、杀细菌剂,有利于建立高效、优质、安全的新型烟草生长全程物理植保体系,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不断完善的优质烟草或有机烟草育苗模式,为贵州井窖式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该项集成技术已在遵义市多地烟区进行推广,提高了烟苗质量,保证了烟叶品质安全,有效改善了烟区生产和生活环境,在提升经济效益和减少烟草对人体的危害方面成效显著。
桐梓县局(分公司)技术人员创新使用剪叶刀专用等离子体灭菌消毒机,配备等离子臭氧管,用于在剪叶时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图为剪叶实验现场。
桐梓县局(分公司)农艺师周为华(中)在向合作社育苗队员讲解育苗集成技术知识,推动技术落地。
桐梓县局(分公司)工作人员在查看烟气电净化二氧化碳气肥机工作情况。该机器依据静电除尘、间歇微量供施的原理,通过自动间歇工作方式,解决温室在保温封闭期的二氧化碳亏缺问题,能够显著促进烟苗生长,提高抗病力。
编辑:张健
校对:张在杰
制作:刘淑君
监制:杜振秋
来源:东方烟草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