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西部下游,是全国大湖中唯一的活水湖,水质优良,极利于优质大闸蟹生长。老子山镇位于洪泽湖南岸,为淮河入湖口岸,三面环水,一山分南北中连接贯通,以秀丽的湖光山色而闻名遐迩。老子山境内有大小滩头数十处,连同水面30余万亩,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老子山地区河蟹养殖总面积达四万五千多亩,每个塘口面积普遍在20~亩之间。放养密度较大,放苗量为~只/亩。年成蟹规格一般为2公4、6母。池塘结构多数为土池“回”型塘,并有少量平底塘。水草种植以伊乐藻为主,占70﹪~80﹪,红心掌自生塘面积可达80﹪~90﹪,另外有部分塘口根据条件种植水花生。套养品种有鳜鱼、花白鲢、青虾等。
模式细节
一、塘口选择
塘口条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河蟹养殖的年成收益。老子山地区养殖塘口绝大多数在滩上,外围为淮河水,另有地下水,水资源丰富,进水、出水较为方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许多靠近外河或大沟子的塘口四周会种有树木,树木过多会遮风、遮光,池塘不易起浪,不利于增加水体溶氧,同时也会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水草的生长及产氧。另外掉落的树叶如果飘进池塘,时间久了在水中腐败会影响水质,不利于河蟹健康生长。选择塘口时要留意池塘土壤,避免土质过酸过碱,而部分新开的塘口由于土质疏松会出现漏水、渗水的现象,这对于河蟹池塘养殖是不利的,所以在选择塘口时要尤为注意。
老子山地区塘口规划整齐,多为矩形,塘口面积较为合理,方便管理。另外水电设施齐全,方便增氧机、水泵、吊机等塘口设备的使用。
二、清塘(11月~次年3月)
老子山地区河蟹上市时间为中秋节过后,但由于年闰六月,所以部分河蟹已在中秋节前成熟,故提前上市。也有部分养殖户为了增加利润将螃蟹暂养到过年前后贩卖,故清塘时间不固定,从11月份持续到明年的2月份。由于年初老子山地区水位较高,很多养殖户将清塘延迟到3月份,甚至有的来不及清塘,直接放苗。
老子山地区老塘口居多,老塘口存在的问题是淤泥深,野杂鱼以及龙虾等水生生物较多。普遍采取的清塘方法是将水抽干,翻塘底,再暴晒15~30天,然后注入新水。有条件的塘口可以定期吸淤泥,改善底部环境。打入新水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用量为~斤/亩,漂白粉40斤/亩。若有较多野杂鱼则可以用茶籽饼、巴豆等杀除,龙虾可用敌百虫(2斤/亩)杀灭。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山地区普遍偏爱用敌杀死清塘,药效块,效果较好。但是,敌杀死为菊酯类药物,苯环结构非常稳定,药性残留在土壤中时间较长,很难彻底清除,对蟹苗伤害较大。
三、针对性解毒(2-3月)
清塘过后,池塘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药物残留,这对之后的河蟹养殖是及其不利的,所以清塘后针对性解毒尤为重要。
所谓针对性解毒,就是要清除残留物的成分,使用能与其进行反应的药物来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老子山地区养殖户习惯性用有机酸解毒,但是有机酸不是万能的,只可以解某几类毒素,很多不知情的养殖户用菊酯类药物清塘过后习惯性的用有机酸解毒,结果苗子放下去会出现严重的损失。
针对性解毒大概分为以下几类:1、菊酯类(敌杀死)、有机磷(敌百虫)等药物的残留,使用碱性、氧化性的物质来解除;2、卤素类(漂白粉、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药物的残留,使用硫代硫酸钠来吸附、沉淀;3、强碱(石灰)、藻毒素(蓝藻、甲藻毒等)、重金属类(硫酸铜、硫酸锌)、季铵盐类、茶皂素(茶籽饼)、脂溶性抗生素等物质的毒素残留使用有机酸、维生素B、维生素C来解除;4、体内毒素(肝毒、肾毒)使用生物有机酸、各种酶、免疫蛋白类物质来解除。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解哪种毒素,放苗前都要用青虾试苗。将10~20只青虾放一笼,笼子数量可以随池塘亩数增加,且要分布均匀。放青虾5~7天后观察,若青虾不死且活力较好,说明毒素已基本解除,则可放苗。
四、种植水草(2-4月)
在河蟹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种植水草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河蟹的遮阴避阳、栖息和藏身。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水体中,保证虾、蟹的正常生长和生活;水草通过自身的各种生化反应可以将水体中各种无机盐转化为有机物,储存在体内,作为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池塘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部分水草又是河蟹健康生长的重要天然饵料;部分水草可通过自身的生化反应将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理化指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平衡池塘的生态环境,为河蟹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种植伊乐藻一般在清塘之后,2月份最为适宜。池塘平滩处保持10~20公分的水位,水温在25℃时生长较快,使用有机肥后的伊乐藻叶片厚实、叶间距小、高温不易烂草。栽种一片水草后应留出一个大的行距,优点是连片的水草根茎相互缠绕,紧密牢固,方便以后进行割草操作,另外较宽的行距也能够保证良好的通风以防缺氧。
五、肥水(2-4月)
低温肥水的关键就是藻种、低温菌种的人工补充及培养。放苗前肥水可以稳水抗应激,增加水体溶氧,控制青苔的生长和繁殖,还可以为河蟹提供天然饵料。肥水前要进行针对性解毒,尤其老子山地区习惯用敌杀死清塘,要用强氧化性的药物解除残留的毒素,有利于藻类的繁殖。老子山地区肥水主要使用硅藻、全溶全价有机肥、腐殖酸钾等。
低温肥水的影响因素有:药物残留,如重金属、杀虫、杀苔、杀菌药等;缺乏矿物质,如钙、镁、钾、钠等元素;水温低,藻类生长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水温低时藻类增殖缓慢;藻种和菌种缺乏。
六、选苗(2-3月)
苗种是养蟹成败的关键,老子山地区养殖户的苗种大概分两种:本地培育的苗种和外地苗种。本地苗成活率高但规格较小,外地苗易长大蟹但成活率不如本地苗。年初苗种奇缺,来晚的养殖户只能拿到一斤多尾的小苗子,甚至有的养殖户买不到苗子,导致老子山地区今年成蟹规格普遍偏小。
挑选苗种要注意以下几点:1、池中大、小苗都有则为好苗,若规格一致说明已被人为筛选过,为暂养的苗子;2、观察水草下蟹苗的活动情况,水花生下抄出的苗好,水花生老根多新根少的时候苗好;3、塘口水边洞多说明懒蟹多,洞少的蟹苗较好;4、规格折中为好,规格过大的苗,以公蟹居多;规格小的苗,偏向于母蟹较多;5、没有残肢、断爪(药残严重)、磨爪(暂养蟹)、腐壳(细菌感染);6、体色鲜亮、青背白板、金爪黄毛的为好蟹苗;7、翻身有力的蟹苗活力好;8、食线清晰的为好蟹苗;9、干胰脏呈鲜黄色,肝小叶条纹清晰为好蟹;10、腮丝透明或呈浅灰色的为好蟹苗。
七、放苗(2-3月)
正确放苗:放苗前应加深水位,水位深至60~公分,深水位放苗可以为蟹苗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提高成活率,还可以防止青苔大量滋生;放苗前要测量水质,pH值为7.5~8.5比较适合河蟹的生长,氨氮不得高于0.2mg/L,亚硝酸盐不得高于0.1mg/L。蟹苗拿到塘口后,先放到岸边5~10分钟适应气候,然后把蟹苗放到塘中5~10分钟反复离水浸水,让苗充分吐水。再用营养物质短时间泡苗以增强体质抗应激。一般把苗放入浸泡液中10~20秒即拿出,反复2~3次。要注意时间不要过长,否则容易缺氧。泡苗后将苗至于船头,让其自行爬入水中,若无力爬动的蟹活力不好,应舍弃。
八、喂食(2-9月)
综合考虑投喂效果与投入成本,老子山地区普遍采用“两头精,中间粗”的投喂模式。放苗初期喂食适量冰鲜鱼诱食开胃,同时配合好润高蛋白功能饲料保肝护胆防肠炎。养殖中期可以投喂36或32蛋白的全价配合饲料,中后期可以掺拌熟玉米等农作物。养殖后期仍需投喂高蛋白饲料或小鱼追加营养,也可投喂“好润红”壮黄育肥。
阴雨天、蜕壳期以及高温天气应适当减少喂料甚至停喂,以防剩余饵料腐败变质影响水质底质,继而引发河蟹各类疾病。
九、保草(2-8月)
水草的好坏直接影响螃蟹的养殖效益。池塘水草管理主要分两大点:一是营养,少氮肥控制长叶,多碳肥、磷肥、钾肥壮根壮茎;二是溶氧,以下情况要及时处理,1、水浑、草脏——影响光合作用——透光;2、底热、底臭、底层缺氧——嫩白须根少、黄根、黑根、烂根——改底增氧,深水处不种草,浅水处及时打草头;3、合理行距——通风透气。前期水位不易过高,保持40公分左右即可,之后逐渐加深水位,若水草涨势高过水位,建议使用割草机割除草头,避免水草疯长、封住水面,造成水体流通性差而缺氧,引起水草根部发黄、发黑,水草上浮、下沉、腐烂,从而恶化水质、底质。多割几次草头之后,水草根部会扎深,不易漂浮。
十、水浑(3-8月)
泥浆浑,年4-5月老子山地区多数塘口出现水体泥浆浑的现象,主要原因有:1、野杂鱼、杂虾等较多引起泥浆浑,应用茶籽饼或巴豆清杀;2、昼夜温差大,底热底层缺氧返底引起泥浆浑,应用硫代硫酸钠降底热,净化水体;3、饵料投喂量不够,螃蟹活动引起水浑。
白浑,在一段时间内走访老子山地区塘口发现部分塘口会出现“白浊水”,像淘米水一样,原因为:1、矿化度低,第一次蜕壳后水体中钙缺乏,且这期间枝角类浮游动物多,严重降低了矿化度,应用灯光诱捕或诱杀浮游动物,同时补充水体矿物质含量;2、缺乏碳源,缺乏碳源的白浊水总碱度一般比较低。
水色发红发暗,1、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使用肥料不当引起的,如用鸡粪、猪粪等肥水,这些肥料不能全溶于水,大量残余物沉入池底后会导致鞭毛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色,肥水应使用全溶全价有机肥,既能当肥也能当料;2、高温期水体溶氧较低也会导致水色异常,发红发暗;3、杀过蓝藻之后池塘倒藻会使水色变黑。
水绿,老子山地区养殖后期池塘水绿情况较多,一般是因为水中蓝藻较多,也有部分池塘由于高温期水草腐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种类、数量急剧增多。
十一、消毒补钙(2-9月)
苗种进入池塘后要定期消毒,消毒的目的在于杀死致病菌,减少河蟹发病。养殖中常见的有化学消毒剂(聚维酮碘、二氧化氯)和生物消毒剂(噬菌蛭弧菌)。一般下雨过后、打水之后、投放螺蛳过后以及河蟹有伤亡时需要及时消毒,要注意阴雨天、缺氧的条件下要使用生物消毒剂防止缺氧。
河蟹是通过蜕壳生长的,而由于河蟹在蜕壳期身体柔软虚弱,很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导致生病甚至死亡。因此,预防河蟹疾病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在蜕壳期。蜕壳期要慎用刺激性较大的化学消毒剂,防止引起河蟹的伤亡。
补钙是河蟹蜕壳期管理的最重要环节。河蟹整个养成期一般会蜕五次壳,分别对应清明、谷雨、小满、夏至和立秋五个节气。河蟹一壳普遍伤亡较大,会出现掉脚、瞎眼、顶壳、甲壳溃疡等情况。为了减少一壳伤亡率,补充营养物质的同时更要及时补钙,平衡营养集中蜕壳、加快新壳形成及硬化。五壳使用好润“全能钙”“钙天力”冲击翻倍率,增加蟹壳重量,平均每只蟹壳曾重“一钱”。由于气温影响,年老子山地区部分塘口四壳五壳推迟,有的塘口四壳五壳连在了一起,蜕壳不规律且时间差异较大,导致今年补钙期持续时间较长且未间断。
十二、勤改底、防缺氧
年7月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老子山地区40度左右的高温更是持续了十余天,这在河蟹池塘养殖中造成的影响是致命的。再加上老子山滩上的供电条件有限,同时大量开增氧机导致供电系统瘫痪,很多依赖增氧机增氧的塘口损失惨重。这就需要平时定期使用底改来改善底部环境,减少耗氧生物的数量,同时高温期要注意使用增氧底改,家中常备急救增氧药,以防出现严重损失。
十三、巧内服
内服是指用营养保健品、微生态制剂、中草药或抗生素等拌料投喂。内服的益处多,主要有保肝护胆防肠炎,平衡集中蜕壳,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年老子山地区张老板跟随好润理念,全程内服药拌饲料,螃蟹普遍规格4公3母。
十四、壮黄育肥
年蟹苗普遍规格偏小,有的也没能在蜕壳过程中出现“爆炸性”的翻倍,这时后期的壮黄育肥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子山地区后期普遍投喂小鱼,小鱼诱食性强,营养价值高。但是由于市场原因,小鱼在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价格也由1元/斤涨到了1.5/斤。于是很多养殖户选择了高蛋白的育肥壮黄料,也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好润水产药店--老子山店
联系人:许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