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聆听黄河
党秀山
年的户外徒步,因河结缘,遇河辗转,西河起步,黄河收官。觅小流终识大河,积小步也变征程。
对于黄河的最基本认识,也仅仅停留于书本里的只字片语,影视剧中的简短画面,要说亲密接触,也仅仅是十多年前的壶口瀑布一观,只是如今的记忆早已寥寥,以后虽有交集,但也只局限于飞驰而过的车窗外那短暂的瞬间,以及匆忙记录行程的照片。对于徒步黄河,心中则充满太多的欣喜与期盼。
在合阳的收费站前,停车迈步。下车的一刹那,凉风便扑面而来,带着丝丝的寒气为其壮胆,不由使人紧紧衣衫。以往道路边人车多多的鱼池周围,如今只是冷风与其为伴,一层薄薄的冰片生生割断了鱼儿与垂钓者的情缘;枯黄的芦苇杂草也纷纷弯下了直立的腰杆,任凭风儿的百般缠绵,依旧无力言欢;潮湿的空气在一夜之间,将好动的水分子凝结成一层层白霜,静静地洒落在河岸的泥土草木之上,让人更觉冷寒连连。
浮桥上,来往的车辆稀稀落落,往昔的“吴王古渡”风采早已辉煌不再。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不仅滋养了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更是因漕运将生产文明延续下去。这里曾经是秦晋之交通要隘,清末民初时,古渡漕运最为鼎盛,晋煤、潞盐等生产生活物资直通秦豫,曾经的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因不可或缺的商品集散地而独领风骚数百载。随着时代的进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古渡也繁华不再,步入落寞,将曾经深深地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历经岁月沧桑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却丰富了人们的眼观。
沿着河岸的西边河床行走,偌大的河面上不时有冰凌飘过,团团队队,看似无形,却似有意,在阳光的照射下,似白莲花、似雪莲、似荷花、似菊花,随着水流的变化,一会聚在一起,一会又分散开来,将浑浊的黄河水洁白起来、素雅起来、韵动起来。河对岸的山体在飘渺的薄雾之中,隐隐约约、朦朦胧胧、远远近近,好一幅山水写意画。河道的泥土被冻结了,踩在上面显得生硬硌脚,大家的脚步也毫不担心的踩到了水边,尤其是几个“小驴”,更是令大家紧捏一把汗。越往前走,河道显得越发宽阔,有时被分成了几条,走着走着就汇合到一起,只是将我们围在了中间,不得已,折返而回,渐渐地,气温的升高使得泥土逐渐消冻,走起来湿滑难耐,脚底也会粘上厚厚的泥巴,好似鞋重千金,只好沿着河岸上的芦苇荡穿行。
起初的一段还有踩过的脚印可循,可走着走着,就得自己趟路,高大的芦苇阻挡住了前行的视线,低矮的杂草不停歇的缠绕着双脚,往往走不了几步,就会气喘吁吁,可又不想让河流离开我们的视角,只得深一脚浅一脚的摸索前行,即使被绊倒了也在所不惜,尤其在过沟渠的时候,为了相互帮助,往往就会使帮着与被帮着载倒在一起,引来阵阵笑声,“看热闹”者也会乘机留下“证据”。河道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拐个大弯,将我们远远地甩在一边,而我们也尽力紧紧跟随,可跟随的道路往往更加曲折,一个“小驴”的鞋子也被深陷在淤泥里,好在随身携带的户外铁锹终于派上了用场,当然也多亏了当地老乡提供的木板,使得我们顺利通过了一段草地沼泽。接下来的行程之中,河岸上的莲藕池渐渐地多起来了,美驴们也纷纷在地里捡拾起莲子来,更有采莲的场面引起大家的兴趣,看着在冷水中采挖莲藕的菜农,无惧寒冷、不畏艰辛、不谈脏苦,看着一根根白嫩的莲藕被装上卡车,但愿今年的收成能鼓足他们的腰包。没有采挖的莲藕池,虽然荷花不再,但露出水面枯萎的荷茎却为萧瑟的冬季带来了种种遐想,有驴友说像音乐里的五线谱,有驴友说像阿拉伯文字,有驴友说像小孩子的胡乱涂鸦,总之,为一样的眼睛带来不一样的享受,景色因欣赏而变得更加美丽!
沿黄路的两边,到处被大大小小的鱼塘所占据,一部分鱼塘里的增氧机呼呼旋转,水管里冒着热气的流水源源不断的被注入,不断引起鱼儿的跳动翻滚,看守的狗儿也时不时对我们大呼小叫,生怕打扰了鱼儿平静的生活。偶有垂钓者持杆而立,在此寒流中,倒是别有情趣,也许就有那愿者上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就是这样吗?
对于第一次参加徒步的驴友来说,确实有点吃不消,尤其是俩”小驴“,好在最后阶段,不知被王哥使了什么魔法,竟然占据了驴头的位置,为他们的坚强、坚持、坚韧点个赞,也许这才是生活中应有的态度和追求!
,黄河之旅,徒步收官,,山水自然,我们再见!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