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而溶氧则是水生动物生存的必要元素之一。水中溶氧含量直接影响到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溶氧不足对养殖动物的影响
1.死亡:溶氧含量低于动物最低耐受程度,一段时间后,会导致养殖动物窒息死亡。
2.免疫力下降:养殖动物处于低溶氧的环境下,会导致免疫机能受损。养殖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变得敏感,更容易发病、死亡。
3.耐受力降低:低溶氧的环境下,会导致养殖动物对环境变化变得更为敏感,如pH值、温度、盐度变化。此外,对氨氮和亚硝酸盐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耐受力降低。
4.消化吸收率降低:低溶氧的环境下,养殖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下降,不利于成长。
二.导致水体溶氧不足的原因
1.温度: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养殖密度:养殖池中放养密度越大,生物的呼吸作用越大,从而导致耗氧量的上升,容易导致池塘中缺氧。
3.有机物的分解耗氧:池中有机物越多,细菌就越活跃,同时耗氧量也就越大。
4.天气:阴雨天、气压低、无风等情况下,光合作用弱,会加速水体中溶解氧失衡,导致水体缺氧。
三.如何提高水体溶氧
1.可采用增氧机增氧,通过增氧机搅动水体,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增氧目的。
2.可使用“久氧宝”(长效增氧24小时)或“底康3号”(打破水体表面张力)迅速增氧。
3.定期使用“肥爽1号、肥爽2号、藻源宝”,培育有益的水生浮游植物,利用水生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氧。
4.定期使用“底康1号”分解池塘底部有机物,减少耗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