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潭江水质,牵动民心。年以来,为打赢碧水攻坚战,推动潭江牛湾国考断面达标这一核心任务,江门市通过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扎实推进工业污染防治,狠抓农业面源污染,强化生活污染治理,全力推进潭江全流域干支流同步综合治理。
经过3年艰苦奋战,全长公里、流域涵盖了江门三区四市的潭江,水质出现了明显改善。从本期起,本报特推出“合力攻坚潭江水清”系列报道,全面介绍潭江流域水质治理情况及成效。
碧水滟滟,芳草萋萋,在潭江牛湾断面处,不时有鹭鸟划过……作为江门市民的母亲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的潭江曾受工业影响,河水浑浊、浮物漂流。经过近年来的治理,如今碧水东流,风光无限,成为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潭江水生态治理,是江门市做活“水文章”的生动实践。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江门逐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潭江流域水质治理体系,形成治理保护的合力,潭江流域水质稳步提升。
根据国家和省发布的数据显示,年江门市潭江牛湾国考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了省《关于全省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年第1号)要求稳定提升至Ⅲ类以上的目标;公义、新美断面水质为Ⅲ类,苍山渡口、上浅口、义兴断面水质为Ⅱ类,潭江流域主要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潭江流域水质达优。
在各项评价指标中,牛湾断面除溶解氧外主要水质因子均达到Ⅱ类标准。
●南方日报记者郑琦
通讯员江晓峰
有法可依为潭江保护工作奠定法律基础
潭江是江门重要的水系资源,素来有五邑母亲河之美称。但早年间,潭江流域内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情况严重,流域内一度集中了多家重点水污染企业。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潭江干流12个监测断面中,11个监测断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保护潭江水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