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常会遇到鱼浮头,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早晨轻微的鱼类浮头一般不会造成大的危害,会影响鱼类的吃食、生长发育。但是严重的鱼浮头会有较大的风险,会引起养殖池塘大批鱼类泛塘死亡。养殖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鱼类浮头的原因,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和处理。1、池塘放养密度过高当鱼类密度过高的时候,在夏季到了夜间特别容易浮头。夜间没有光照,浮游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除了会被浮游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外,剩余的大部分溶氧都会被鱼类的呼吸作用消耗,过多的鱼类会加速溶氧的消耗,当溶氧过低时便会出现鱼类浮头现象。这种情况只需要采取开启增氧机、加水、撒施增氧剂等措施。2、池塘淤泥过厚长期不清淤的池塘,底部淤泥会消耗大量的溶氧,也容易引起亚硝酸盐超标,当出现缺氧浮头现象的时候,淤泥厚的池塘缺氧解救回来的概率要低于每年都清淤的池塘。因此,建议在不养鱼的空塘季节,每年进行池塘清淤,淤泥厚度控制在10厘米以下。3、池塘水过肥池塘水体中2/3以上的溶解氧是由浮游生物消耗掉的。当水质过肥时,说明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类多、数量大,表示浮游生物繁殖旺盛,池塘水色经常发生变化。相应的大量的浮游植物在夜间也消耗大量的氧气,再加上池塘水体溶氧昼夜变化很大,白天溶氧很高。晚上溶氧很低,低至3mg/l以下,易造成鱼类缺氧浮头。这类池塘溶氧状况,可以通过换水、加水,使用芽孢杆菌等菌藻制剂来调节。4、天气变化,连续阴雨天持续阴雨天的主要弊端是光照不足,池塘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生产力低,产生氧气较少,在平常发生缺氧浮头的现象并不多,主要是阴雨天水温度较低,无论是浮游植物类、浮游动物,还是养殖鱼类,其呼吸作用耗氧量都相对较少,但到了夏季髙温季节则不同,虽然是雨天,水温却下降有限,持续的阴雨天鱼类发生缺氧“浮头”的概率大幅提高。养殖者应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遇上连续阴雨天,低压、闷热、阴雨天气时,非常容易出现缺氧浮头。建议减少投饲量,提早开动增氧机,延长开机时间。并注入合适的新水。5、寄生虫当寄生虫大量寄生鱼类鳃片上时,常常会影响鱼类的呼吸,上浮水面呈浮头的症状,有时也会出现打转的症状,一般患病草鱼最为明显。出现这种情况,应取病鱼鳃片在显微镜下镜检,确定寄生虫的种类,选择适宜的杀虫药全池泼洒治疗。6、药量过大引起浮头用药量过大除了会导致浮头,还表现为乱窜、乱跳或狂游。一旦用药量过大首先要先加入大量新水,稀释池塘水中化学药物浓度。并结合相关解毒药物使用进行排毒解毒,降解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