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蒋吉月
来源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杂志社
如今在养殖环境恶化日益加剧、养殖病害频发、养殖效益微利的情况下,一些散户已经面临生存威胁,规模养殖场越来越成为主流。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养殖规模越大,钱赚的不是越多,甚至规模越大,亏损的越大。
目前珠三角市场,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趋势,如何与厂家合作共赢,利益最大化经营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技术服务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规模养殖场中帮助养殖户取得更大收益?
4月20日,由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下称”广东通威”)举办的通威质量万里行?规模化农场技术论坛在中山市三角镇花果山农庄举行,并邀约了珠三角各地区约50名大水面养殖户参与此会,共同探讨规模化养殖技术,以帮助养殖户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通威股份水产研究所博士孙瑞健
如何让规模农场“渔”众不同Discovery通威股份水产研究所博士孙瑞健在会上介绍了草鱼养殖现状:养殖密度增加、环境污染加重、饲料投喂管理不善、草鱼疾病逐年增加、死亡率日趋严重等等问题。
而近年来随着草鱼养殖问题的出现,规模化养殖已经渐渐成为趋势。孙瑞健预测以后水产养殖一定是走向集约化路线、养殖水面会集中到大规模农场老板的手里。
对此,孙瑞健总结了几点规模养殖农场客户的需求,一是单纯的需求,只是追求养殖速度,继而转变为追求健康且生长速度又快的;二是从养殖管理方面,追求产品稳定性和低浪费,如华东区域,饲料选择首先不是看饵料系数而是看产品的口碑。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则是追求鱼体条形好,另外就是食品安全一定要有保障。
在鱼类养殖上,孙瑞健表示肠道是鱼类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最重要部位,也是鱼类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健康是保证真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保证鱼类动物真健康,首先要维持肠道健康。针对鱼类肠道的特点,通威提出一个理念,“养好一塘水,护好一根肠”。孙瑞健认为肠道、肝胰脏对鱼类健康研究的重要性很大。
会上孙瑞健针对目前市场上膨化料和颗粒料优势区别做了分析比较,分别用膨化料和颗粒料养殖罗非鱼的实验效果做了对比。结果显示使用膨化料,在生长速度、料比和体型方面均比用颗粒料有明显的优势。
据中国饲料工业年鉴显示,整个广东草鱼饲料从-年饲料容量有一定的萎缩,但是膨化料的容量却在逐渐增加。
目前市场上对膨化料公认的2大特点是长速快、浪费少,但也在某些方面存在分歧,如性价比、鱼体型方面。如全程使用膨化料,尤其是草鱼很容易出现大肚子的情况。
“膨化料在华南地区是最好推广的,华东、华中、华北地区比重占得相对要低一些。他们认为用膨化料鱼体条形差。”孙瑞健说道。
对此他分析主要有以下4点原因:一是产品定位;二是膨化料中淀粉高,维生素损耗大,部分鱼类敏感;三是投喂方式;四是产品设计思路。
如何保证品质质量,孙瑞健认为应该从优质原料、科学配方、精细加工这几方面着手。
目前市场上同质化产品很多,对于饲料“同质化”问题,孙瑞健认为,“其实终端的反馈效果差异很小,实际上体现在长速和料比方面。”
他认为厂家在以下几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性:一是产品盈利能力;二是原材料的选择;三是原料搭配比例;四是产品工艺标准;五是商品鱼的体型。
另外,在不同的养殖模式下如何实施精准营养技术?孙瑞健表示,提高投喂频率可以节约饲料蛋白、高投喂频率有利于提高鱼类免疫力。“再优质的饲料,用不好,也养不出效益;再普通的饲料,用好了,效益也差不了。”
最后孙瑞健介绍了通威产品“渔歌”66、88。“渔歌”配方模型选择鱼粉+豆粕型,特点一是降低抗营养因子对肠道、肝脏的损伤;二是产品稳定性高。“渔歌”技术点体现在针对性市场需求、保护肠道肝胆健康、配套工艺革新、营养均衡抗应激强几个方面。
■通威股份华南片区服务总监、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争志
规模养殖场三大困惑,三大变革Discovery通威股份华南片区服务总监、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争志认为规模养殖场目前有3大困惑:即人员、风险和收益。人员包括人均效率、责任心、执行力、积极主动等方面。
养鱼自然就有风险,包括存塘风险(行情不好的时候)、病害风险(疾病高发时期处理)、人为风险(增氧机的开关)。在这几大风险中,周争志认为最大风其实是人为浪费风险,如很多工人的心情会影响到事情的执行情况,“我们经常看见鱼塘的角落漂浮着饲料很久没有吃完;鱼还在增氧机旁边就开始喂料;鱼都闭口了还在倒饲料等等,这都跟工人当时的心态有很大关系。”
“在坐的各位大水面养殖户,有水面优势、成本优势、出鱼优势。但是同散户相比,谁的收益高呢?据我统计的数据显示,规模养殖场的料比要比普通养殖户高、损耗比普通养殖户大、投入多,收益少。”周争志表示。
基于规模养殖场的三大困惑,周争志认为未来规模养殖场将会有三大变革:一是管理效率的提升;二是人员专业化、年轻化;三是标准化、流程化。
最后周争志进行了总结:“现在小规模、粗放的养殖已经开始不适应社会的变化,规模农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不断的去提升养殖场的专业能力、促使养殖标准化、流程化。运用科技的力量,组合更多的技术,让养殖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进一步投入科研,强化饲料升级,让成本更低。让模式更加灵活的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创造养殖的效益。”
“科技能使卫星上天,科技也能使养鱼致富。”周争志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帮助大家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法,实现规模养殖场增产增效,互利共赢。
■签到现场
■大水面养殖户到通威养殖基地参观并深入了解通威养殖模式
■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服务部经理曾波为大家讲解通威养殖模式
END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腾氏水产商务网和《当代水产》杂志社共同所有。如需转载,请在篇尾按以下格式注明:
1、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杂志社
2、作者:蒋吉月
3、腾氏水产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