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虾感染白便病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准确诊断疾病的病因,以便给予适当的治疗方案,以尽量减少对养殖户的伤害是很重要的。
本文就越南农业学院刚刚发布的一篇关于白便病的方法,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对您的养殖,有所帮助。
一、白便病的诊断
-虾白便病通常发生在大虾的生长阶段(通常投苗40天之后)。
–根据病理迹象,记录信息,了解白便病的发展。
–检查集约化养殖过程,以便找出原因,可能导致白便病的可疑病原体(池塘底部脏、死了质量差、有毒藻类等......)。
–检测虾的肝脏和肠道中的弧菌和寄生虫(Gregarine)。
–检测MBV、HPV,判断虾是否有病毒性疾病,及时治疗。
二、白便病的治疗
1、在发现对虾感染白便病之后,1-2天之后完全停止喂食;如果虾的免疫状态很多,可以考虑更换30%-50%的水,用BKC、碘、H2O2、KMnO4对池塘中的有毒藻类进行消毒或者杀灭。养殖户需要选择适合池塘条件的化学品,剂量取决于虾的健康状况。
进一步实验石灰以改善环境,用丝兰与沸石和颗粒氧相结合的使用,限制有毒气体,应用益生菌在池塘中产生有益的微生物群落。使用CaCO3、CaMg(CO3)2、NaHCO3来增加碱度。用EM菌保持pH值稳定。
2、运行增氧机,尽可能增加溶解氧,以帮助快速分解池塘中的有机废物。
3、将处理后的水源,更换掉30%-50%(注意:换水过程需要慢慢来,以免对虾产生伤害)。
4、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来降低池塘中有机物的浓度(如果池塘经常虹吸污系统,可以利用沉淀将其清除。如果池塘之前没有虹吸污系统,只能使用益生菌,减少池底环境的污染,导致H2S气体扩散到水中,导致对虾的死亡)。
5、使用比正常剂量高3倍的益生菌,来处理水体和池底。
6、将有利消化益生菌组和大蒜(10g/kg)交替混合到饲料中喂虾(不要将大蒜与益生菌混合,因为大蒜可以灭活微生物);用草药治疗白便便,养殖户可以用槟榔叶、槟榔籽、葫芦、绿茶、番石榴、山竹果皮、大蒜精……将这些草药制成泥,煮成水状或胶囊状……混合加入饲料中,剂量为10-20ml/kg饲料(水状),或5-10g/kg饲料(胶囊状),连续喂虾5天,每天3-4次。
7、抗生素也是治疗对虾白便病的一种方法,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减慢对虾的生长速度和发育迟缓,使细菌对药物敏感,降低治疗效果,人们应该杜绝使用。
8、主动预防疾病,改善虾的健康,有助于减少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白便疾病。要想治疗白便病的效果好,就需要结合细菌、寄生虫、毒藻类治疗,稳定环境参数。白便病的治疗,在停止喂虾1-2天之后就可以进行,或者在疾病刚刚发生时治疗,效果会很好。
在连续5天内,同步上述解决方案。
三、白便病的预防
1、投苗前需要仔细准备池塘。对于土塘,必须完全清除所有残留物和污泥你,供应给池塘的水源需要用化学物质处理,以去除致病细菌。
2、通过始终保持低浓度的有机物质,来控制池塘中的弧菌,可以采取的措施,例如:根据需求和水温管理适量的投喂饲料,虹吸污去除废物,保持藻类密度,使用微生物分解池塘底部的有机物和水污染。
3、根据水温投喂饲料量:当水温升至32摄氏度以上时,虾往往吃得更多,但饲料通过对虾的消化系统时间很短,增加了池塘的废物量。高温也会使细菌生长得更快。因此,当水温较高时,不要按通常的检查方式,来增加饲料量。
4、选择对虾专用饲料,优质饲料,营养丰富的饲料。在每个养殖期,采用合适大小的饲料喂虾,适量的饲料,不要过量的投喂。而且,饲料必须保存完好,没有霉菌和毒素。
5、补充有利于虾全面健康的物质,如:必需的维生素、益生菌和矿物质,控制好毒藻、池内碱度。
6、通过定期添加微生物,并保持5ppm的最低溶解氧的含量,始终保持池塘中有益细菌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