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鱼病的患病部位特征的快速诊断
鱼儿患病后应及时首先重点检查鱼的体表、鳃、内脏三个部分,时机宜早,以宜于及时救治。
双穴吸虫病
鱼眼睛晶状体内的双穴吸虫囊蚴
双穴吸虫病:则表现出眼睛混浊,有白内障。
复口吸虫病:病鱼脑部充血,嘴圈发白,眼球突出甚至脱落。有的病鱼眼球混浊,呈乳白色,有白内障。
复口吸虫病
血居吸虫成虫
鱼腹部膨大,眼睛突出,多为血居吸虫病。
鱼类血居吸虫病
赤皮病:表皮腐烂或鳍条被蛀断,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腹部最为明显。
赤皮病
疖疮病则在病变部位发炎、脓肿。病鱼背部两侧有浮肿脓疮,触摸有浮肿感觉。剪开病鱼表皮,肌肉呈脓血状。病变部位发炎,溃疡部位多由肌肉内部烂出,有时表皮仍完好。
白皮病
白皮病的病变部位发白,粘液减少,用手摸时有粗糙的感觉。常见于背鳍后部至尾柄末端的皮肤发白,呈白雾状,与前半部颜色显著不同。
鱼怪病:病鱼胸鳍基部有1个黄豆大小的洞,洞内可见虫体。
打印病
打印病:此病由外部烂入。病鱼尾柄或腹部两侧出现圆形、卵形或椭圆形红斑,严重时由外部烂入,肌肉腐烂出现小洞,可见骨骼或内脏。
白头白嘴病:常发生于鱼苗和初期夏花阶段。病鱼体瘦发黑,漂浮在岸边,头顶和嘴的周围发白,严重时发生腐烂。
鱼蛭
鱼蛭在鱼体吸食血液时,常可把多种血液寄生虫(如椎体虫)由病鱼传递给健康鱼。
车轮虫病:病鱼鳃部充血,头部发红,嘴周围有时呈白色。病情严重时,病鱼常群集在塘边。
草本驱虫净:销量冠军·纯中药专驱斜管虫·车轮虫·纤毛虫指环虫·小瓜虫等常见寄生虫。麻痹寄生虫神经,使虫体失去活力以及附着力。高效,纯天然,无公害无哟有害残留等特点。垂询电话胡老师
斜管虫病:病鱼体表黏液增多,表面常形成一层淡蓝灰色薄膜。
水霉病:病鱼体表长有似旧棉絮状的苗丝,最后病鱼瘦弱致死。
小瓜虫体
小瓜虫病:病鱼体表、鳍条布满白色小点状的脓疱。
坚鳞病: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在尾部)向外张开像松球,形成坚鳞,鳞下聚集透明液体。病鱼有时伴有眼球突出、腹部膨胀、鳍基附近皮下充血等症状。
打粉病:鱼全身像裹了一层米粉一样。
部分鳞片发炎红肿,呈红点,有针状虫体,为铁锚虫病或锚头鳋病。
鱼鲺
形似臭虫状的虫体则为鲺。
鱼腹部膨大,鳃丝发白,贫血,多为球虫病。
肛门红肿,多为肠炎病。
鲢鱼长期缺氧导致下唇突出
鱼下唇突出,无其他症状,为缺氧浮头而死。
鱼眼球突出,鳞片松立
鱼眼球突出,鳞片松立,一般为可能池水有毒所致。
鱼体发黑,口腔充血,背部肌肉发红,剥皮肌肉出血,鳍基充血,肛门红肿,可能是病毒性出血或肠炎。
烂鳃病鳃盖骨腐蚀成小洞"开天窗"
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则鳃丝末端腐烂,粘液较多。
烂鳃病
头部乌黑,鳃盖骨腐蚀成小洞或鳃丝发白腐烂,也多为烂鳃病。
鳃霉病:鳃片颜色比正常鱼的鳃片颜色较白,略带血红色小点。
鳃丝肿大鳃片上有较多粘液
患鱼波豆虫病、口丝虫、鳃隐鞭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等寄生虫性疾病,则鳃丝上有较多粘液。
中华鳋
内脏检查以肠道为主,将病鱼一边的肠壁剪开,先观察是否有腹水和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如线虫、双线绦虫等),其次应仔细观察各内脏的外表,看是否正常,最后用剪刀把咽喉部的前肠和肛门部位的后肠肠道剪断,取出内脏,置于白瓷盘中,把肝、脾、胆、鳔等器官逐个分开,再把肠道从前肠至后肠剪开,分成前中后3段,置于盘内。
绦虫
舌状绦虫病:病鱼腹部肿大,剪开腹部可见体腔内有色带状虫体。
粘孢子虫
茅孢清:专驱锚头鳋,中华鳋,黏孢子虫,微孢子虫,对虾肝肠孢子虫·单孢子虫等顽固寄生虫。阻断寄生虫神经传导与能量代谢,影响虫体蛋白质代谢,适用于各类鱼对虾螃蟹等水产。
艾美虫病和粘孢子虫病在肠壁上一般有成片或稀散的白点。
肠壁上粘孢子虫
肠壁上是否有粘孢子虫胞囊或球虫,若有则会在肠壁上有成片或稀散的小白点。
鳃丝呈苍白色,严重者腹部稍膨大,肠道前端内壁有许多米粒状的球虫胞囊。鱼腹部膨大,鳃丝发白,贫血,多为球虫病。
肠管充血
脂肪肝
白鳃,鳃丝贫血发白
烂鳃病:鳃丝腐烂,粘液分泌多并附有污泥,鳃盖骨出现“开天窗”症状。
肠炎病:病鱼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液体流出;
病症最为突出的要数淡水鱼暴发性病:病鱼全身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内脏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病变,是淡水鱼危害性最大的鱼病之一。
车轮虫病:幼鱼受到车轮虫侵袭时,有绕池边群游现象,鱼体消瘦,有时还出现“白嘴”症状;
鳃隐鞭虫病:鳃丝鲜红,多粘液,但鳃丝不腐烂;
孢子虫病:不同鱼种、症状表现也各部相同,如鲢、鳙鱼感染孢子虫时表现为疯狂病,在水中狂游乱窜,鲤鱼的病灶则在鳃部,出现许多灰白色的点状胞囊,鲫鱼在头部后上端形成瘤状孢囊,草鱼则表现在肠壁出现许多白色小孢囊。
五、大型寄生虫病
虫体多寄生在鱼体表、鳃或肠道内,多数寄生虫可用肉眼看到并辨认。
锚头鳋病:肉眼可见体表有如针状虫体;部分鳞片发炎红肿,呈红点,有针状虫体。
中华鳋(鳃蛆病):肉眼可见蛆一样白色小虫附着在鳃丝上;
绦虫病:虫体似粗棉线,毛细线虫寄生于草鱼、鲢鱼肠道内;
嗜子宫线虫则寄生在鲤、鳗鱼鳞片或鳔内。
鱼鲺:虫体透明,形状似臭虫,吸附在鱼体表上。形似臭虫状的虫体则为鲺。
指环虫和三代虫则需具助低倍显微镜观察,才能看见形似水蛭般透明虫体,其中指环虫的头部一端有四个黑色眼点,三代虫则无。
六、其他类
因水质不良、中毒、营养不足引起,或因其他生物因素造成。
气泡病:因水中气体过于饱和,导致幼鱼肠道、体表、鳃等部位附有较多气泡而漂浮水面,无法下沉。
鱼下唇突出,无其他症状,为缺氧浮头。
泛池则是因水中缺氧,导致池鱼窒息死亡,多发生在清晨,养殖中一旦发现池鱼严重浮头,应立即灌注新水,开启增氧机,并施洒化学增氧剂急救。
打粉病则由于水质酸性过重,滋生大量嗜酸性卵甲藻引起,病鱼体表布满白点,尤如裹了一层米粉状,此病发生时忌用硫酸铜治疗,可用生石灰将池水PH值调高,抑制该藻类生长。
跑马病:鱼苗因缺乏适口饵料而出现绕池边成狅游现象,可采取分塘分稀及增大每日投饲量措施缓解病情。
鱼眼球突出,鳞片松立,一般为池水有毒所致。
但是,有些病状,包括体表、鳃、内脏等部位的症状,有时一种病有几种病状同时表现出来,如肠炎病,就有鳍条基部充血、蛀鳍、肛门红肿、肠壁充血等病状。
更多鱼病知识以及救治请截图扫码添加好友,即使现在没有也要添加一下,以备不时之需。胡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