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气温、水温逐步上升,雷雨天气较多,水产养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又是水产养殖动物大量摄食且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因此6月水产养殖应以投喂与防病等工作为重点。建议大家提前做好病害防治措施,注重水质管理。
一、饵料投喂是关键
1、掌握投喂量:不同饵料日投喂量占在池鱼虾体重的比例如下:颗粒配合饵料为2%~4%;青绿饵料为8%~10%。每次保证所有鱼虾八分饱为佳。
2、保证饵料质量:动物性饵料要新鲜适口;配合饲料要求配方合理,营养全面;青饲料要求青嫩新鲜。
3、科学投喂:坚持“四定”原则,“少食多餐”原则。根据天气、水质和鱼体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
二、水质调节是保障
1、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其他水体清洁剂清洁水体,杀灭有害细菌,使水体的透明度、溶氧、ph值等都保持在适宜的状态。
2、定期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
3、定期冲水换水,使养殖水体始终保持“肥活嫩爽”状态,换水一定是抽取底层水体。
4、合理开动增氧机,使水体溶氧始终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5、氨氮超标,鱼不爱吃食,易浮头,要高度重视,随时增加溶氧,培藻改善水质。
三、鱼病防治是基础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包括选放优质种苗、水体、饵料、食场、工具等彻底消毒。
2、对症下药,安全用药。发生鱼病及时诊断,确定病因,选用高效低毒药物治疗。
3、淡水养殖品种常见疾病:易发生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细菌性败血病、烂鳃病、肠炎病、溃疡病、罗氏沼虾白尾病等。
4、常规疾病防治措施
A、预防淡水鱼类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可防治车轮虫病和斜管虫病,甲苯咪唑可防治指环虫病。
B、预防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病:氯制剂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氟苯尼考粉拌铒投喂,投喂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C、预防草鱼出血病:注射草鱼出血病疫苗预防。
D、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1)减少饵料投喂,降低饲养密度,改善养殖环境,增加开增氧机的时间,保持池塘溶氧充足。(2)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和免疫增强剂增强体质,用消毒剂泼洒水体控制有害细菌。
四、科学套养促效益
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和鱼类共生原理,实行多品种多规格立体混养、套养。
1、蟹虾混养:6月中旬在每亩蟹池内放2万-3万尾当年培育的虾苗。
2、鱼鳖混养:在常规鱼养殖池中,于6月上旬将培育的幼鳖放入养鱼池中,每亩放30~50只。
3、蟹鱼混养:在养蟹池中,于6月上旬放养一部分当年的鳜鱼种,或放其他肉食性鱼种,每亩放50尾左右。
4、常规鱼池套养名优鱼种:套养鳜鱼、黑尾近红鲌、黄颡鱼等。
六月是水产养殖的关键一月,雷雨、闷热天气频繁出现,池塘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泛池,要加强日常管理,发现缺氧应及时采取开增氧机、加注新水等措施。暴雨过后,要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养殖水体的稳定。(来源:成都农商通研究中心:严静)
养水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役
养水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战役,有的养殖户在开头就倒下了,有的在中期坚持不下去了,有的笑到了最后。因为养水不但靠科学管理,你自己的养殖理念也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要养水,传统意思上来讲,好水好草出好蟹!
何为好水?简单意义上讲就是水质看上去肥活嫩爽,更深层面上看的话就要涉及到水中的藻种,菌相和碳源之类的。其实就目前而言很多养殖户对塘口水质的要求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很少有精益求精的想法。的确目前气温刚好,很多塘口水色看上去都说的过去,但5月3号至4号的两天大风让很多养殖户看到自己塘口不一样的面目!如果各位有印象那两天风很大,我接到最多的电话就是养殖户问我水怎么变得这么混的?最终说来说去大部分人还是把水混的锅甩给大风,那么这个锅大风该不该背?我很负责任的讲,不该!大风只是导火线,关键原因还是因为你塘口水质的不稳定。
大道理我不讲,我就举两个例子用事实说话,那天很多养殖户给我打完电话之后我便打电话给另外两位养殖户,一位是新袁的周老板,一位是卢集的朱老板,他们的水质之前一直做得非常漂亮,坚持肥水和培菌。我打电话问他们水混不混?他们却倒问我一句,水为什么会混?紧接着便发了几张照片给我,我把那天我拍的图片和两位老板塘口的图片给大家做个比较
那么问题来了,同一天不同塘口的水质环境为什么会差这么多?两种塘口的水我都分别拿到显微镜底下一探究竟,果然不出所料,塘口水混的塘口除了杂质还是杂质,而水质清爽的塘口却看到大量的有益藻类!其实我们做养殖的都应该有这种把事做在前头的心理,因为浑水容易调清难啊!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告诉各位老板养殖不易,养水艰难,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但是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要想水质稳定,虾大蟹肥,就一定要做好塘口的管理工作!勤肥水(活肥),多培菌(黄金益菌素B),让你的塘口藻种和菌相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再大的风也无法把您的塘口吹混!补充一点,千万不要因为一次培藻培菌效果不好就放弃,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为什么别人会成功,因为坚持了,任何稳定的水体环境都是不断积累获得的,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愿所有养殖户都能打赢养水这场战役!(来源:谈蟹论虾作者:顾长浩)
END
猜你喜欢(戳标题阅读▼)1、养虾人请注意!放苗不成功,成活率低!那就过来围观这份秘诀吧!
2、你见过池塘底部虾是怎么活动的?什么规律?怎么投料等等。。。。
3、“青虾”我们走!上保险去······
喜欢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哦戳原文,更有料!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