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徐州海阔六和有限公司刘建涛
一.养殖动物对过低溶氧的反应:
-食欲低下(摄饵量大减)-动作迟缓-游塘、浮头-养殖动物聚集在入水处或增氧机周围-大鱼(白鲢)先死亡,接着小鱼小虾死亡
二.低溶氧的危害:-应激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易受感染细菌病毒而致病-饵料转换效率不好(饵料系数偏高)-生长速度不快(生理功能不正常、新陈代谢缓慢)-死亡三.增氧机管理真重要!池塘溶解氧的来源:光合作用占60%,进水2%,增氧机30%,水体表面渗透8%。增氧机打破水体温跃层,打破分层(尤其是在12-18:00)增氧机打破水面液膜和气膜,使氧气进入水体,增加溶氧,同时使得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溢出水体,氧化有毒物质
四.池塘中主要的耗氧因素有哪些?
微生物(细菌)耗氧(包括底泥中的有害物质)
藻类耗氧
鱼虾耗氧
池塘底部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池塘最严重的耗氧因素,池塘中60%以上的耗氧都来自于池塘底部。特别是中后期,动物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的大量积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使整个池塘底部变成一个大毒库。天气一变,就会暴发,造成鱼虾缺氧浮头甚至中毒死亡。
因此池塘底部真正的耗氧因素其实就是微生物,即细菌,特别是好氧细菌和兼性厌氧细菌,而不是池塘底质,
藻类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氧气,池塘中5-20%的耗氧都来自于藻类的呼吸作用。白天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夜晚藻类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
当阴雨天气的时候,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小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
鱼虾的生长离不开氧气,池塘中5-20%的耗氧来自于鱼虾的生长呼吸作用。同时,一些底栖的鱼虾会吃掉底层部分有机物和污泥,减轻塘底微生物的耗氧。当然,鱼虾生活过程中也会吃掉水中的有机物和生物絮团,减轻水中的耗氧。
五.池塘水体中一天的溶氧变化规律是什么?
溶氧的日变化规律为倒V型曲线变化图型,最高点在下午4-5点,最低点在凌晨4-6点;从凌晨4-6点(太阳出来那一刻)开始往上逐渐升高,到下午4-5点升到最高点,之后开始逐渐往下降,到次日凌晨4-6点又重新开始往上升高。
六.怎么开增氧机?
¤晴天中午开。高温季节中午开机1--2小时,12:00-14:00,可将上层过于饱和的高温水体与下层进行交换,使上下层的水体水温和溶氧量达到一致
¤阴天清早开。鱼塘溶氧量经过塘鱼一夜的消耗,到黎明前后含量达到最低,如果恰逢阴天,光合作用又不强,必须开启增氧机,否则容易引起塘鱼浮头
¤连逢阴雨半夜开。连续的阴雨天气,光合作用很弱,鱼塘水体的容氧水平极低,必须利用增氧机来增加鱼塘水体的溶氧量,才能有效的控制鱼浮头现象的发生。开机时间是自半夜(0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日出之后
¤晴天傍晚不开。因为晴天傍晚开机,会使鱼塘水体上、下层提前对流,反而增加耗氧水层的耗氧量,容易引起鱼浮头,开增氧机反而起到反作用,阴天中午不开。因为阴天中午开机,会进一步降低鱼塘水域上层浮游植物的造氧水平,加速下层鱼糖水鱼的耗氧速度,极易引起鱼浮头
七.异常天气的管理:出现不良天气时,要加强夜间巡塘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处理,出现不良天气时要适当减少投饲量,并尽量在上午投饲,切忌喂夜食,以免加重鱼类缺氧浮头程度,晴天午后有雷阵雨的天气和低气压闷热天气,要在中午开动增氧机搅水增氧,减少池水夜间耗氧因子,若出现连日阴雨和夜间突刮西北风快速降温,池鱼有严重浮头隐患的时候,要在池鱼浮头前的半夜前后开机增氧或冲注含氧量高的新水,且开机一直到次日白天鱼不浮头为止。没有增氧机设备,水源也不方便的池塘,要先准备足量的增氧剂,一旦池鱼浮头严重,就应立即施用,进行解救。
转发是最好的鼓励!
点赞也是一种美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