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第一场雪后,因持续低温导致当地有些养殖水面被冻结,增氧机也被冻住了。据有养户反映,在砸开冰面后,发现鱼集中在窟窿口透气,因担心气温低鱼冻伤烂身。
对此,有养殖行家表示,如果浮头的黑鱼数量不多就不用担心,水面少量的冰渣短期内不成问题,不会冻伤黑鱼,建议多砸开几个窟窿透气,可在开冰洞的地方,用船或筏搭棚盖塑料布,或者扔几把稻草防止洞口反复结冰;不建议开增氧机,以防上下水层交流导致底层水温降低而引发其他问题。
冰雪严寒天气,水产养殖要如何抗寒减灾?
入冬以后罕见的冰雪恶劣气候,容易导致北方池塘鱼类越冬水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乌冰现象,所谓“乌冰”,是指在初冬水体尚未结冰时,遇到降雪天气,水面上漂浮着没有溶化的雪花,这时如果天气突然变冷,水温迅速下降,水和雪混合在一起,将越冬水面结成一层不透明的冰。“乌冰”容易导致养殖水体缺氧,因缺氧导致的死鱼事故时有发生,对渔业安全越冬造成巨大威胁。
对于乌冰池塘,只能采取机械增氧和药物应急。机械增氧可采取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池塘内部循环倒水增氧、引取河水和大水面水补水增氧、取含氧高的临近池塘水补水增氧等。采用机械增氧要注意时间不可过长,导水量不可过大,尽量防止鱼类的应激反应。使用化学增氧剂向池中快速、高效地增氧,以应急需要,效果较好。但因成本较高,只能用于抢救时使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增氧灵等化学药物进行增氧。强氧净水剂是目前常用的很好的化学增氧剂,其他常用化学增氧化剂有过氧化钙、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化氢等,以备应急时使用。采用化学药剂增氧时必须注意用量适度,不可过多,以免引起对鱼体的危害。
为减少乌冰对池塘养鱼造成的危害,平时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定期对越冬池水的溶氧量进行检测
元旦过后要保证每周检测一次;临近春节期间要每三天检测一次;春节过后要每天检测一次。对溶氧低于5毫克/升的水体要每天检测一次。
2.溶氧降至3毫克/升时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
(1)生物增氧:有条件的地方破除乌冰,重结明冰,采取生物增氧。破除乌冰面要占池塘总面积的1/3以上,保证水下浮游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产氧。重新结明冰后要及时扫雪。
(2)机械增氧:在采取机械增氧时应定期监测溶解氧和水温,当溶氧含量达到3毫克/升以上时应停止增氧,当水温降到2℃以下时,应立即停止注水,以免越冬鱼造成应激反应。
(3)注水增氧:有外来水源的池塘,可采取定期加注溶解氧较高的新水增氧。如临近池塘水、江河水等。如水源水溶氧较低可提高行程和落差,提高含氧量后再注入池中。
(4)化学增氧:对于缺氧严重的水体,可采用化学增氧的方法,局部泼洒过氧化物等速效增氧剂。但因药物价格较高,同时对水质影响较大,不宜长时间和大量使用,应作为短期急救措施,再采取其他补氧方法。
3.加强疫病监测,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1)加强灾后疫病监测,提高防病意识;加大非抗寒品种的突发性、暴发性疫病的监测,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2)将防治疾病落到实处。一是要及时捞出低氧造成的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尽量避免对养殖鱼类的应激反应,减轻死亡情况;三是适当使用水质改良、调控、消毒物质和治疗疾病药物,降低养殖鱼类的死亡情况;四是购置食盐、生石灰、高锰酸钾等消毒药品,冰雪融化后对养殖鱼类进行消毒处理,提高应对能力;五是加强养殖管理,提高养殖鱼类机体的抗性及防御能力。
(3)防止水霉病发生。水霉病是我国淡水鱼类养殖上的常见疾病,容易造成大量鱼体死亡,危害特别严重。(来源生鱼通作者:赵永锋)
优秀汇聚中西治疗白癜风小儿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丹芪偏瘫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