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农匠全国大赛溧水养鱼人获一等奖

主治白癜风的中心 http://www.txbyjgh.com/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蹲守塘口4年研发“渔管家”系统,实现“看着手机管鱼塘,穿着西装养鱼儿”

“大国农匠”全国大赛溧水养鱼人获一等奖

  本报讯(记者胡英华通讯员李立)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获奖名单,来自我市溧水区白马镇罗塘村的养殖户陆超平荣获创业创新类一等奖,全市唯一。陆超平被称为“陆博士”,他借助科技力量,实现“穿着西装养鱼”。

  陆超平的养殖示范基地位于南京国家农高区方庄水库,与普通鱼塘不同的是,这片亩的鱼塘到处是科技,水里放有传感器,岸边有增氧机、测温器等。“这些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接入智能‘渔管家’系统,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监测并控制鱼塘的这些设备。”陆超平介绍,平时基地只需要一名工人负责日常安全管理。

  管理方便、节省人力,效益也实现提升。“鱼塘通过处理,形成流水循环养殖,能够提高亩产量2倍以上。”陆超平告诉记者,“渔管家”绿色循环养殖模式将传统的池塘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高密度养殖区、尾水净化区和生态涵养区,尾水净化区的水处理设备通过物理和微生物技术将废弃物转变为水肥,作为生态涵养区内植物和藻类的天然肥料,而水草又作为青虾、螃蟹的天然食物,藻类作为花白鲢的天然食物,形成了池塘内部的生物链循环。这样的高密度养殖,亩均收益可达3.5万元。

  让水产渔业变得“轻松优雅”“效益可观”,一直是陆超平创业的初衷。年,陆超平从南京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成为江苏省水利厅的一名公务员,看到我国渔业市场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他的农业科技创业梦被点燃了。

  两年后,陆超平来到南京国家农高区,开始他的水产事业。建鱼塘、测数据、再调试、再优化……陆超平在一线塘口蹲守了4年,联合南京农业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出基于GIS的智能水产物联网云平台“渔管家”系统和覆盖水质调控、饵料投喂、尾水处理等各环节的专家决策系统,平台可实时监测不同区域养殖基地的实时数据,并实时分析,实现自动增氧、换水等,同时,系统采用有益菌、有益藻和免疫营养的生态化防病法,从而做到不用抗生素等药物,提高水产品品质。

  目前,“渔管家”系统养殖水产以鲈鱼为主。陆超平介绍,按系统标准化养殖的鲈鱼肉质紧实、口感鲜美,没有土腥味,销售价格比普通鲈鱼高出约20%。

  记者获悉,“渔管家”养殖模式在全国推广超过3万亩,帮助养殖户提高效益总计超过万元,带动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sczyj/99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