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天高气爽,水温适宜,鱼类进入生长最快的黄金时节。
但是近年来,肝胆综合症在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团头鲂等养殖鱼类中的爆发率逐年升高,其引起的死亡率高达40%~60%。
患病鱼因肝胆受到损伤,综合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其它疾病,连锁危害严重。每年的5月~10月是鱼肝胆综合症的流行季节,而7~9月为发病的高峰期。
了解鱼类肝胆疾病的发病原因,做好饲料投喂及日常管理,对预防鱼类肝胆疾病、提高养殖收益至关重要。
鱼类肝胆疾病的发病原因,可从三方面进行分析:疾病、营养、环境。
1、疾病:鱼类不可避免会被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发病,基本上所有鱼类一旦发生细菌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时,它自身的免疫系统肯定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导致免疫力降低,诱发肝胆病变的几率大大提升。
2、营养:不同的鱼类品种在自然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不一,它的摄食量及营养需求也不同,比如配合饵料的出现,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蛋白质与能量比例失衡。当蛋白质摄入超过鱼体需要量时,过量的蛋白质经过转化在肝脏中合成脂肪,并在肝脏中大量蓄积引发肝脏病变。
3、环境:以前我们认为环境不会导致鱼类内脏器官的病变,但随着高密度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环境因子引起的鱼类肝胆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那么,如何做好中后期的饲料投喂和管理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切忌投喂饲料过急或饲料蛋白含量过高,不要长期投喂杂粕含量高的低质饲料,尽量选用营养均衡的优质饲料;
2、准确评估鱼类采食量,根据天气、水温和长势及时调整投饵率,防止对养殖水体中吃料鱼的现状估计不准,导致个别品种或大规格鱼种吃料过多;
3、防止饲料存放时间过长或保存环境不佳,导致饲料内霉菌毒素超标,鱼食用该饲料后会导致肝胆病变;
4、谨慎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等药物,加重肝胆负担,损伤肝细胞;
5、合理分布料台,防止分布密集或料台太少导致摄食鱼局部密度过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6、投料时打开增氧机,增氧机离投料区不要太远,防止投料区域长期处于局部缺氧状态;
7、养殖中后期一般养殖密度大却忽视调水,水质长期不好,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理化指标长期超标,导致鱼体的排毒系统(肝胆)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最后导致该系统崩溃,肝胆发生病变;
8、注重肝脏健康,每月定期投喂例如胆汁酸等添加剂产品或功能性水产饲料。
总之,由于气候、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虽然9月份的鱼易发疾病,但是只要我们把控好引发疾病问题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加强投喂和养殖管理,注意保肝护胆,相信定能平稳换季、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