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上报道过很多“菜鱼共生”增产又增收的案例,但一些朋友尝试之后发现:要么鱼死了,要么菜死了,要么两者都死了。
王二小的一个朋友死鸭子嘴硬,硬说自己的养殖模式没问题,环保生态可持续,跟我大谈理论。
我默默地翻开种菜的托盘:“兄弟,菜根都被鱼咬得差不多了,这叫没问题啊......”
.关于菜鱼共生
这是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的结合体。
鱼的排泄物中含有氨、氮元素,直接排出会对河流、土壤造成环境负担。
但这水拿来种菜,却是一种不错的营养液,经过蔬菜净化水质之后,又可以流回鱼池再利用。
这是比较完整的“菜鱼共生”,后来又加入了净化池,太阳能板等设备。
实际报道中的菜鱼共生,大多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修改,省去了不少设备费用。
你可能看到过别人家的鱼塘是这样搞生产的:
重庆九龙坡的菜鱼共生
别人家的大棚是这样种菜的:
原外商银行陈登阳退休后搞的“菜鱼共生”大棚
别人家的阳台是这样养鱼种花的:
这些简化版的“菜鱼共生”系统在节省了设备费用的背后,也包含了许多智慧在其中,要模仿必须要明白其中的窍门所在。
比如王二小那个嘴硬的朋友,看到别人上面种菜下面养鱼,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模仿,完全没考虑到他是养草鱼的。
无论是鱼塘、大棚还是精致的阳台菜鱼共生系统,一般来说需要遵循以下七点规则:
1-任何鱼池最好为圆形,池底平坦或呈锥形,以便保持清洁。选圆形主要针对淡水养鱼,目前普遍认为圆形池或长方形抹角池更好,以上所有条件都是为了提升容积,能获得更大的空间和经济效益。
2-确保通风和水循环。鱼塘生产基本不需要注意这些,只要蔬菜水草不太密,通风和水循环都是有保障的。但小规模的“菜鱼共生”一般就得使用水泵、增氧机之类的了。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确保供氧充足。
(如果搞大棚生产,电费是该系统的一项主要开支,用用光伏发电从长远来看也是可以的。)
3-保持良好水质。水是鱼菜共生系统的关键,有四项指标对监视和控制水质很重要:
溶解氧5毫克/升;
pH值6-7,这得根据你选择的鱼和菜的种类来综合考虑,二者生长的最适PH是多少;
温度18-30℃;
总氮(TN),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实际生产中没有仪器无法测量,一般来说总氮太高蔬菜长得好,鱼难受,太低鱼是还能过,但蔬菜长不好,需要把握一个平衡。
4-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小养殖密度,可提高“菜鱼共生”的成功率。如果你自信技术好,可以扩大养殖密度,但是后期配套措施要跟上,建议放养密度为20千克/方,给植物留点栽培的空间。
5-避免过度饲喂。废物和吃剩的食物对水生动物危害极大,它们会在系统中腐烂,消耗溶解氧,并导致病害的发生。投喂食物后的半小时后,如发现有剩余请及时清除。
6-合理选择植物。在生长期较长的植物(茄子、黄瓜、辣椒、西红柿等等)中间种植生长期较短的蔬菜(生菜、小白菜等绿叶蔬菜)。注意将喜阴的蔬菜放在高大的植物的荫庇下。
7-保持动植物间的平衡。这个是最难的,系统越小越不容易保持平衡,因为任何的变化都对这个系统影响很大。建议选择易成活,生长快速的蔬菜,例如菜心、白菜、紫苏、菠菜、韭菜、生菜等,如果要种植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营养需求高的蔬菜时,就必须提高养殖密度了;选择鱼类也最好是生长迅速、生命力强的鱼类,比如罗非鱼、宝石鲈、锦鲤、花鲢,技术好的还可以养小龙虾。
到现在为止,鱼菜共生系统中已成功栽培了超过种蔬菜、药材、花卉和小型木本植物。
理论确实可行,但一定得注意细节,比如像草鱼这种食草性鱼类可不可以搞菜鱼共养呢?其实是可以的,但请在种菜的托盘下面加一层隔网,不然菜都被草鱼吃完了。
王二小搞农业
倾听田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