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新风向,对虾养殖也要学会看风水

风向支配对虾养殖

关于风向,要了解它,却不要低估它。它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总是“说不清,理还乱的。常听到“人定胜天,却又有“天意难违”,这些矛盾之处总让人有着几分哭笑不得。我国科学家竺可桢通过不断记录气候变化,并分析了光、温度、风向,留下宝贵的气候资料。所以在对虾养殖中,会遇到的风向有东风、西风、南风、北风和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其实就是“管天吃饭,而不是“看天吃饭”。

虽然说风向支配对虾养殖,但养殖户就得主动化解其特点对水产养殖带来不利的影响,时刻留意天气预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谚语说:南风吹暖北风寒,东风多湿西风干。

据观察虾塘的水色因为东风而变,一夜可变为倒藻,此风向十分低压,也会令水色变成茶色水一样。从大自然变化中,东风的产生正是夏秋交替和秋冬交替天气转冷时。对虾养殖遇到东风后就要加大氧份投入,如等到虾色变红再来加氧已经迟了。

春季冷、暖气流交汇频繁,互有进退,不仅形成潮湿(回南天)、浓雾和小雨的天气。空气的湿度会加大(易返潮),时而有风向的转折(北风多见),于是就有“南撞北之说。一旦形成“南撞北”这种天气(返底耗氧)对于对虾养殖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南风在3级以上时尤其要留意风向转折,据观察突然来个“南撞北,对虾的活动犹如醉驾一样,其反应十分迟钝(对虾缺氧所致),最终“休克而死。预防南撞北”的措施,发现“大南风时,有“突然水浓或水的混浊度加剧时”现象时,及时改底增氧,避免水质耗氧过快,迅速变坏。

每年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会出现南风天,直到清明节过后或4月15日过后,南风天才正式结束。在南风天潮湿的天气,很容易会滋生细菌,引发真菌感染。所以这期间养殖对虾预防真菌感染变得十分重要。

增氧,抑菌,解毒

养殖前期做到增氧,抑菌,解毒相当重要,多见剩料(幼虾不适口)时进行有益菌拌料投喂,适时解毒:既防止剩料污染塘底,又可减少有毒物质;

养殖中期做到增氧,消毒,解毒,多见水的混浊度加剧(转水)时进行适当消毒,往后解毒:既能减少有害菌,又能减少有害物质;

养殖后期做到“增氧,洁底,解毒,多见水的粘稠度增大(老化)时进行多次改底,往后解毒:进一步调整藻菌平衡。

据观察养殖中期加强增氧,是促进对虾快速生长的方法之一,有些养殖户认为食料量未达到预期,水质还不会变差,可以少开增氧机或少投增氧剂,面对高密度的养虾模式,少开增氧机带来的情形:水的流动性变差,有害藻有害菌的暴发便有机可乘。“水流不腐,朽木不雕“也证明了好的水质需要一定的流动性。

强对流的天气,整体来讲,一共分为六种天气情况,即雷雨大风、雷暴、龙卷风、短时强降水、冰雹以及飑线。很显然,这六种天气情况都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程度的灾害。它们所带来的危害仅次于地震、洪涝及台风,排在第四位。面对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对于对虾养殖更是一次又一次挑战,老生常谈的是多留意天气预报,做足增氧,提前改底,提前补充微量元素,适时停料等,尤其是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此期间保护好自身安全就十分重要,尤其是强台风天,避风比管理虾塘重要,时刻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决不能低估风力。

预防为主

无论刮什么风,当“人算不如天算”时,只有提前做好预防才会有备无患“。天灾人祸”是一种”恶毒的折磨”,对于天气变化引起的对虾应激,如台风前后、闷热天气和阴雨天气。既要重视和预防,又要使用晋然解毒帮助水体减少重金属、解毒、调控,及时减少对虾的应激反应。因此提前做好措施(如时刻关心天气及时应变)总比遇到问题时再做措施好得多;遇到问题时做了措施总比什么措施也不做好得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jyzyj/89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