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厦门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维
来源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
往期精彩报道:王维虾评②丨蓝藻中毒、对虾纤毛虫该如何处理?这两则案例值得细看!
王维虾评③丨水体弧菌过多、虾苗活力低下,是哪里出了问题?一线技术员和你共找原因!
01邓保成处理蟹塘氨氮偏高时间:年05月20日
地点:江苏省兴化市海南镇
养殖模式:中华绒螯蟹(精养)
问题概述:测水时,指标偏高,氨氮偏高。
处理方案:先使用解毒绿水爽进行解毒,一瓶三亩,然后使用生物分解底改一袋两亩,进行改底处理,第二天上午,外泼光合菌,一瓶2亩。
第三天去测,指标恢复正常。
■未使用方案测量氨氮指标
■使用后氨氮指标
诊断:氨氮一般来源池塘底质,有机质发酵,还有兴化地区外河水源差,农药下河,打水后氨氮指标升高,因此,解决氨氮,从水质调控和底质处理思路去,都有明显的效果。
王维虾评
1、笔者写的是指标高、氨氮高。但图片里只体现了氨氮有点高,文字里也并未指出是否pH也高。既没有镜检藻相,也没有记录养户的用药情况,更没有叙述检查底质的结果。单凭这么点点数据我们很难判断这池水的氨氮偏高是缘何而起的。这样就很难为后面的用药给予数据支持了。
2、而第二幅图的pH没有参照色卡,这个颜色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是氨氮的检测结果还是pH的结果。容易让人误会。若第三天时pH真如图中所示这么低的话,我很难相信三天前pH会高到哪里去。那也就是说,实际上,用药之前pH估计也就在8.2-8.4之间。这样看来就完全没必要用有机酸了。当然,用有机酸处理氨氮中毒是常用的方案。但一般用在没有亚硝酸同时pH超过8.4的情况下。所以对于这个池塘的情况来说则是可有可无了。
3、在处理氨氮时,要注意留意一下天气情况。前几天的天气往往是造成氨氮升高的一个原因之一。而接下来几天的天气则会对处理氨氮带来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天气处理的方案也稍有差异。若连续晴天,此案例这一点氨氮,说不定解解毒或者开开氧机就能慢慢消除;而若是连续阴天,那作者这个方案就可能见效甚慢喽;若运气不佳,遇到连续雨天,那作者这个处理方案下来,就很可能会不降反升。
4、后面的处理可以说相对比较保守,但对于用药精打细算的河蟹池塘来说确实是可行的。但其实若是在用生物底改的当晚叫养户撒点颗粒氧,估计次日氨氮就基本没了。或者单用光合菌配合颗粒氧也行。
02邓长春处理外塘难肥水时间:年5月12
地点:江苏连云港沙河镇篓子村
客户姓名:刘老板
养殖模式和品种:外塘套沼虾,南美白对虾
问题概况:肥几次水肥不起来,虾有点应激,吃料慢。
处理方案:
1:解毒元+黑炭经典
2:生物分解底改+久氧片+氨基肽+(培藻膏)+钙黄金+益生菌
3:应激活力+生命初元(外泼内服连用2天)
案例总结一、情况概述:江苏省连云港市沙河镇篓子村刘老板,5亩地投苗13万尾。
5月9日,进新荣腾苗,放苗当天水温26度,PH-8.0,氨氮,亚硝酸盐,余氯均无。
5月12日,天气晴,水温28度,虾苗进入-尾,刘老板进行喂料,发现有虾体发白(应激),吃料变慢,打电话联系,叫做静置实验虾恢复正常,体质偏弱,活力差。晚上泼点应激的VC和活力素。第二天吃料还是不快,应激有所减缓,实地查看询问,镜检少量微绿藻为主,水廋,光照强导致虾应激连锁反应。
二、初步判断:篓子普遍是负数水,因为水体缺乏微量元素,虾苗小开增氧机少,肥水的肥都沉底了,致肥水几次失败,连续几日光照强水透彻导致虾子应激,活力弱,摄食减弱。主要思路是补微补矿,生物分解底肥起肥(配合氧片氧化)。
三、处理方案:5月13日,晴。叫刘老板一早泼洒黑炭经典5斤/5亩地,随后解毒元2包解毒,盖水后,生物底改2包干撒,晚上久氧片2包。拌喂活力素+生命初元一套50斤料.
5月14日,晴。虾明显活力见好,吃料加快。一早,培藻膏半桶+氨基肽1瓶,2包钙黄金+1包益生菌,化水泼洒。晚上2包活力素+1瓶生命初元化水泼洒,拌料持续。
四、处理效果:5月16日,阴。回访虾活力好,吃料快。黑炭效果退去,起水肥水效果明显,镜检绿藻数量适中少量硅藻,PH-8.4,氨氮,亚硝酸盐,余氯均无。处理方案客户非常满意。
五、处理前后对比:
■使用前,水体瘦,透明度高。
■使用后,回访拍摄一切正常。(前张是5月15拍摄,后张是5月16拍摄)
王维虾评
1、这个案例写得很详细。也是华东华北农业种植区域对虾养殖的一个常见的经典问题。久培不肥的原因有很多。遇到这种情况,先要注意搞清楚养户之前所用过的肥水产品以及用时用配用法用量,搞清楚池水难肥的具体原因,尽可能对症下药。
2、处理这类难肥时特别要注意,搞清楚养户之前用的肥水产品。若是连续用了很多次,依然水清见底甚至出现越用越清的话。只要时隔不超过半个月,就可以判断养户之前所用肥水产品其实基本沉积在池底,导致水体营养失衡,进而抑制了藻类的正常繁殖。这种时候需要做的不是加水,也不是补肥,而是改底补矿。改底是为了分解池底肥水产品,将其营养释放出来不至于之后影响底质污染环境。一般用生物分解型的底改效果最佳。而补矿则是结合池底过剩的有机污染(包括肥水产品),平衡营养比例,能更快的促进营养代谢令藻类繁殖起来。要注意,纯淡水缺矿区域,在肥水时也要同时着重搭配补矿产品,不然藻相很难持久稳定。
3、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