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促进南沙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系统谋划新时代渔业发展新思路,引领水产种业科技创新和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助推南沙现代渔业建设,兹定于8月28日(星期五)邀请多位领导、院士和知名专家到广州南沙开展刘少军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水产种业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暨水产种业南沙峰会活动。
会
议
时
间
年8月28日(星期五)
09:30—19:00
活
动
地
点
刘少军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水产种业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导航: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新垦十七涌
水产种业南沙峰会
广州南沙越秀喜来登酒店
导航:广州市海滨路海熙大街79-80号
会
议
议
程
中
心
简
介
建站时间线:年:
诚一与刘院士开始合作(诚一引进了院士团队研制的合方鲫和抗病草鱼种);
年12月:
诚一在征得刘院士同意后,确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目标;
年4月:
诚一提交了建站申报材料;
年6月:
广州市科技咨询中心组织专家进行了现场考察;
年7月:
诚一进行了建站申请答辩;
年8月:
进行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
刘少军院士专家工作站位于万顷沙“南沙区现代渔业产业园”主体建设企业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内。诚一公司现已投入1亿元建设成为总面积约亩以草鱼养殖为主的大型绿色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划分鱼苗区、鱼种区、成鱼区,进行三级规模化养殖,鱼塘连片,配套完善,每个鱼塘配备自动投饵设备、增氧机、抽水泵、水质监测设备、高清摄像头等设备,通过智慧渔业管理系统基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标准养殖生产管理,年产草鱼约1.5万吨,产值超2亿元,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草鱼养殖示范基地。项
目
内
容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水产育种创新始终是蓝色粮仓保障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建设以现代水产种质创制和保存、种业生产和示范、种苗繁育和供给为核心的水产育种创新基地,对于完善现代水产育种技术体系,保障优质蛋白持续高效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项目紧扣现代渔业战略定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拟依托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广州南沙建设水产种业创新中心。项目以国家水产种业为重点,促进渔业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建设以鱼类种质保存、种质创新、种苗繁育和供给为核心的水产种业创新基地。项目拟用地面积约为亩(拟选址十八东围),拟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和鱼池改造亩。建设包括水产种业科技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水产科技企业孵化中心、水产种质创新中心、水产种质保存库、苗种繁育池塘、大规格苗种培育池塘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配套购置设备台套,项目总投资5.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引进国内院士团队和国际高端技术人才,打造中国一流的高级人才汇聚地;
收集保存鱼类优质种质资源,培育具有高效、优质、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突破性新品种,打造中国一流的育种技术高地;
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产业服务模式,建立大规格优质苗种工业化培育和推广养殖技术体系,提高良种覆盖率,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种业服务中心;
打通水产种业从关键性技术到优质水产品转化的产业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孵化培育水产科技型企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筑建中国一流的水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
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孵化草鱼、鲫鱼、黄鳍鲷、金鼓鱼、青蟹、斑节对虾等水产苗种亿尾,培育大规格优质苗种万尾。达产年收入5.08亿元,推广养殖面积万亩,农户年新增收入20亿元。项目建成后,在原有的鱼类品系基础上,继续培育新型的优质鱼类品系,并把优质鱼类大规模应用于生产,有效促进广东省及周边省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推动水产养殖向良种化方向发展,提高鱼类亩产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我国水产生物种质资源保存、物种保护和渔业高效发展提供研发平台,进而有效地保护我国重要养殖渔业生物资源,进一步完善良种发掘与培育技术体系,提高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从根本上解决渔业产业“种源”问题;带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速整个行业的技术提升和现代化进程。刘少军院士专家工作站水产种业创新中心规划图指导单位: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主办单位: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广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协办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南海渔业科技创新联盟
广东海洋大学南沙研究院
南沙区渔业协会
承办单位:
广州市南沙区农业农村局
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公司
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