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今天(8日)我国各地开始进入寒露节气。寒露是气温由凉变寒的转折点,昼暖夜凉变得明显。常年这个时候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将增多增强,今年也不例外。
冷空气频扰中东部华西秋雨连绵不绝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未来三天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今天,东北、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将下降4~6℃,并伴有4~6级偏北风。另外,10日至11日,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等地气温将下降4~8℃,并伴有4~5级偏北风。
降水方面,今明两天,华西秋雨将再度增强,一直到本周末,这一带都会是阴雨不断。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8日08时至9日08时,黑龙江东部和西北部、青藏高原大部、西南地区大部、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江汉北部、华南西部和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有暴雨。
寒露谨防池塘“转水”缺氧死鱼
在南方地区,此时正是加州鲈的生长旺季,需要常开增氧机。而北方地区的鱼类摄食开始减少,水质好、载鱼量较小的鱼塘不容易缺氧,但是载鱼量较大的鱼塘应根据天气来开关增氧机,尤其是池塘水位较深的鱼塘(水位2-3米以上),遇到天气大降温、水体垂直对流会引起“转水”,进而引起缺氧而造成大量死鱼,需要注意防范。
那么如何预防池塘“转水”,防止因“转水”而发生泛塘?“转水”发生后又该如何处理呢?
什么是“转水”?“转水”是指池塘水体的产氧能力、自净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水体中溶氧含量极低,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大量积聚,在天气变化时池塘水体突然变黑、变清,在鱼池下风处即可闻到很浓的腥臭味,进而引起鱼类长时间浮头的现象。
预防“转水”的方法1、坚持池塘清淤或翻耕,防止底部淤泥过多,这样既能治标又能治本;
2、合理施肥,不能盲目,建议少量使用化肥,多使用生物有机肥;
3、经常加水、换水;
4、使用肥料的同时,再使用活菌类生物制剂,能保持藻相长时间稳定;
5、藻类大量繁殖时,不能用杀藻药物一次性杀灭,应该在藻类过多的地方局部用药;
6、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不能用杀虫药物一次性杀灭,应该沿池边1米用药。
发生转水后的解决方法1、水源方便的地区可以采用排除废水、加入新水等方法,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转水。
2、转水后可能会发生浮头甚至泛池,应开动增氧机。一方面可以解救浮头,另一方面能使死亡的藻类尽快氧化分解,减少耗氧,促进沉积在池塘底部的死亡藻类分解。
3、情况基本正常后,建议使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和生物肥水剂全池泼洒。
4、转水期间应尽量避免使用消毒剂,否则藻类更不易繁殖。
5、转水发生时,水中氧气严重缺乏,鱼类长时间浮头,影响生长。遇到这种情况,要先全池泼洒水质保护解毒剂,调节好水质之后,再施用藻类促生长剂。
寒露后加州鲈吃料慢、不吃料?
寒露伴随着冷空气袭来,各地气温将不断下降,加州鲈鱼塘容易出现以下几点现象:1、吃料变慢,量也在逐渐减少;2、池塘水体有的变浓、有的变清;3、部分鱼塘已经开始长时间地不吃料。
原因分析
1、气温下降后,鱼体活动量减少,同时水温变化会引起上下水体流动性差、返底等问题,对鱼体摄食量有所影响;
2、低温环境下阳光不是很充足,藻类和菌类的光合作用能力减弱,产氧量有所减少,导致水中溶氧降低,大量有机物得不到分解,容易发生倒藻现象;
3、养殖前期大量投喂冰鲜,加上后期冰鲜质量有所下降,导致池底积累了大量的残饵粪便,池塘自身分解能力下降。由于改底不及时,有机物在池底腐烂变质,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水体氨氮和亚盐偏高,影响了鱼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4、人为的管理不当(一年中换水不超过3-4次等),容易造成鱼塘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生态环境。另外,有些养户为了增加投喂量,每天对鱼塘使用刺激性药物,使鱼产生依赖性,一旦不使用刺激药物,鱼吃料便明显减少、甚至不吃,同时还增强了鱼的耐药性,导致鱼体发病后使用普通常规药的效果减弱,而必须大剂量使用抗菌消毒制剂,对鱼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造成很大的破坏。
处理建议
1、近期应该多加注意池塘底部的清理,及时使用改底产品,改善池塘底部,降解有毒、有害物质;
2、经常换水(每次15-px),保持池塘水质的鲜活性。低温状态下应补充大量的营养肥和低温优势藻种,均衡水中的藻类、菌类,提高水体溶氧;
3、根据塘口实际情况投喂饵料,同时建议使用少量解毒产品分解水中有机质、改善水质,提高鱼体的抗应激能力;
4、合理投喂饲料,健康养殖,可以用内服营养制剂代替刺激性药物,避免鱼体因大量使用刺激性药物而产生的应激反应,规避养殖风险。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如有版权问题或转载出处有误,敬请联系后台或wx
fishfirst.cn。联系我们
授权转载
李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