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汪子大池塘养对虾想赚钱,注意水质不能照

一年一造的大汪子养对虾眼瞅着很快就开始了。这几年的大汪子并不是那么的顺利,养殖中出现的水质问题和以前相比较相对是多了。带来对养殖有负面影响主要问题的根源是:

大汪子底泥带来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养殖,对于一般没有清淤的大汪子,再加上养殖过程中没有合理的投料和底改,现在大汪子的底泥和以往大汪子的底泥相比较,已经今非昔比了,底泥已经富营养化恶化了。有许多的大汪子中的深沟里面,底泥基本上都是黑、臭、滑的底泥,这些状况就为以后养殖过程中带了了许多连锁性的问题。

1、养殖过程中老绿水成为了最头疼的问题。

2、养殖的中后期好多汪子出现本来这种养殖密度不应该出现的缺氧现象,而且这些缺氧是由于底泥耗氧量太大所导致的,这种缺氧并不是能够用增氧剂能够解决的。

3、汪子的水绿起来后,又容易出现了轮虫,轮虫把藻吃的差不多,水发清了,亚硝酸盐的问题就来了。

大汪子先天条件和现实状况带来的问题

1、大汪子这种养殖条件,很难好像精养池那样配置增氧机,水体的增氧基本上靠自然风和光合作用等等自然条件。

2、大汪子的先天条件决定了,一般汪子的平均水位也就是80-厘米左右,受气候的昼夜温差、暴雨影响相对很大,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对虾的活力,否则容易感染病毒性疾病。

3、这几年由于汪子的租金和流行养殖的模式,养殖密度比以前高了。以前的亩产在70斤左右,现在普遍的目标亩产是-斤以上,甚至有报道有0斤亩产量。这就决定了养殖的投料量和以前都不一样了,对汪子的底部污染加大了,长久下来,没有增氧系统的汪子底部严重富营养化的汪子的耗氧量也今非昔比了。

4、由于底泥腐败物偏多,养殖过程中、第一次培藻时很容易出现裸甲藻,引起投苗后苗很容易肝萎缩、空肠胃等等消化道症状。

大汪子的管理措施该与时共进

综合大汪子底泥带来的问题和大汪子先天条件和现实状况带来的问题,大汪子的养殖管理也只能够根据现状与时共进,从经济角度而言,大汪子的水质、底部和养殖的管理,既不能按精养土池进行又不能够工作量大,以避免药费比虾还贵的现象。

一、底改方面

和精养的土池相比较,尽管大汪子的养殖密度比以前高了,但是养殖密度一般还是低于精养土池,至于亩产0斤当然好,不过在没有配置增氧系统的汪子建议还是慎重一点好。

大汪子的面积大、养殖密度低,就决定了汪子改底等等的综合费用不能够高,工作量还不能够大,精养土池撒生石灰这种工作量可能在大汪子比较难。

下图1这种底泥在现在的汪子并不少见。

这种条件的底部要改良,生石灰的用量基本上要求每亩斤以上才能够达到底改的目的,这种工作量和费用在动不动就过千亩的汪子可能比较难了。

1千亩撒生石灰20万斤是一个工作量比较大的工作见图2:

对大汪子的底改工作建议:

1、尽可能的晒塘,让人类都可以免费享受的阳光帮助底泥改良,晒塘前后底泥的比较见图3:

从上图底泥的颜色可以看到,晒塘实实在在的能够为底泥漂白(脱硫)、减肥。所以大汪子有条件时尽可能充分的晒塘。

2、在晒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可以用强氧化性的漂粉精帮助改良底部。

使用漂粉精时尽可能的选择含氯量最高的,一般含氯量达60%以上的漂粉精,每亩撒两公斤就可以达到低工作量、低成本的改良底泥的目的了,漂粉精相当于其他氧化剂价格低、工作量少。不过使用含氯量超过68%这种漂粉精时一定要有保护措施避免呼吸道和眼睛伤害。见图4:

使用漂粉精过程见图5:

通过漂粉精改底,对养殖过程中的裸甲藻也有一点的控制作用。

二、反复老绿水的问题

水体出现反复老绿水的原因只有一个,水体中的微藻营养素氮磷钾太多了再加上阳光灿烂和温暖的气候。阳光灿烂和温暖的气候在大汪子没办法像小高位池那样子悬挂遮阳网对抗,只能够做的是:通过正确改底,减少底泥和饲料残饵释放到水体中的氮磷钾、硫,降低养殖水体的微藻营养素。实在太浓了可以同时配合一点的杀藻。

1、降低底泥富营养化程度的底改参考方法见图6:

在水产养殖中,底部和水体是一个时时刻刻互动的系统,没有一个良好的底部就很难有一个好的水体,所以改底不能够敷衍了事或者蒙自己,图7这种依靠氧化作用底改的现象尽可能在养殖过程中不要出现,这种太富营养化的底泥是养殖中后期缺氧和亚硝酸盐超标的元凶。

图7:不当的底改后果:

2、杀藻

杀藻可以每亩撒漂粉精-克,这个措施一般次日即可看到水体的透明度大了。这时候就可以每亩泼洒有机酸克。整个过程工作量和费用相对比较低,从效果上和经济上都非常适合汪子的养殖密度。

三、养殖过程中溶解氧偏低

在底泥相对干净的条件下,在大汪子的-斤亩产的养殖密度、海边这种有风的自然环境中,不应该出现严重的缺氧状况,目前大汪子容易出现养殖中后期重点原因是:池塘耗氧量太高。也就是说:底泥的有机物含量太高再加上滥用微生物的前提下,耗氧量就严重偏高了,同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还会产热,底泥发热就加重了底部的缺氧,这样子导致了出现缺氧。细菌分解有机物需要的氧量和产热量见图8:

这种缺氧的原因是底泥太富营养化和微生物代谢所致,一般撒增氧剂的帮助不一定大,要防控这种缺氧重点是:

1、降低底泥的耗氧量。

2、稳定水体中的微藻,保持有光合作用为养殖水体提供氧气。

稳定水体的微藻,在已经养殖多年的大汪子不一定要施肥,尤其是慎用有机肥,可以适当每亩撒固体的有机酸克。固体的有机酸优点是便宜、需要的浓度自己做的心中有数,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自己掌握浓度的有机酸使用过程见图10:

四、养殖过程中亚硝酸盐超标

亚硝酸盐超标只有一个原因,水体中氮元素太多了,水体溶解氧不能够支持水体的净化。要注意的是:重点是水体溶解氧不能够支持水体的净化,而不是菌不够。

中后期水体亚硝酸盐超标是一种富贵病,处理严重的亚硝酸盐超标费用非常高。所以一般尽可能在养殖过程中综合预防。具体措施是:

1、平时正确改底,提高水体溶解氧,满足微生物净化水体的要求,减少亚硝酸盐的堆积,定期每亩撒真效氧克左右,这种措施对于汪子而言,性价比优点还是相对理想的,对提高水体的微生物净化能力起到的效益,比拼命泼菌明显高很多。见图11:

但是亚硝酸盐已经超标了就只能够配合底康降低底部氮的释放了,这样子费用就上来了。见图12:

2、尽可能的维护水体中氮吸收的主力军-微藻的稳定。可以定期泼洒有机酸。

微藻稳定之后亚硝酸盐的变化见图14:

五、养殖过程中浮游动物太丰富导致水质亚硝酸盐等异常

浮游动物也就是牧藻生物,浮游动物以藻为生,浮游动物也是对虾的营养平衡的天然生物饵料,有浮游动物的池塘,对虾脱壳不遂、肝萎缩、不转肝、棉花虾的现象很少。可是:这种牧藻的浮游动物在富营养化的池塘中太多了也就阻断了氮循环,让硝酸盐和氨氮、亚硝酸盐无路可出,导致本来就富营养化的池塘亚硝酸盐和氨氮可能会超标。

对于养殖过程中的浮游动物太多很头疼,有一定的处理难度。由于不敢随意杀这些浮游动物,所以尽可能的从头次纳水做起,从平时准确改底做起,尽可能减少水体中的腐败物和底泥释放的肥。

头次纳水可以用漂粉精狠狠地处理一下再不施肥的培藻,这种措施会明显降低浮游动物泛滥的几率。培藻方式方法可以参考图15:

这种培藻的方式方法同时具有pH相当稳定的优点。

克服气候对大汪子的对虾的影响

大汪子一般平均水位比较浅,昼夜温差和暴雨气候的变化很容易的就影响到整个养殖水体,所以,对于虾而言,提高活力和护理好每一次的换壳阶段是降低对虾患病的主要手段。用肉眼可以看到效果的提高活力这个指标,就能够具体的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见图16:

第一次培藻和养殖过程中裸甲藻的问题:

汪子出现裸甲藻的问题好像比较少养殖户会重视,也有一些养殖户对这种异常藻导致的对虾这种产生误解,把裸甲藻引起的肝萎缩等等症状误解为弧菌感染或者其他感染。

1、裸甲藻对对虾的影响见图17:

2、裸甲藻的处理见图18

哼着小曲处理裸甲藻整个过程见视频:

1、处理前的水

2、现场配置塘生态

3、处理次日的水

END

来源:施工评说,作者:广州胜维饲料高级工程师施卫民。如果发现有侵害您的利益或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

中国水产门户网,志创渔业信息第一品牌;运营十余载,用心感悟行业发展的点滴;水产人,就上中国水产门户网。

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jyzyj/65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