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vangogh,autumnlandscape
文/叶檀?财经女侠
毒舌善心
这段时间,华为依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技术储备,即便在备受美国打压与国际孤立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理智和对世界的善意。在全媒体各频道几乎刷屏,更在国际收获赞誉。
应对美国不断加码的极限施压,任正非始终举重若轻,言谈之中,虽然处处言华为之事,但其思虑早已越过个人和企业,所忧所想,其实是国家的长远命运:基础教育、创新机制、人才竞争、基础科学……
从根本而言,任正非的忧虑折射了华为公司的真实高度——在生存与发展的挑战面前,绝大多数公司考虑的是市场占有率和品牌,而华为的生存与发展,已经高度依赖于中国的基础科学人才积累,公司的全球创新布局,乃至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以及厚植文化的土壤质量等等。
这印证了一个判断:民营企业越走向高处,越会将自身命运深深融入国家命运之中。
华为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光荣孤立”
华为面临的局面有多糟糕?肯定比大家预想的糟糕得多。
华为不仅在和美国政府战斗,更是在与美国建立并主导的国际规则和秩序作战。必须看到,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当今的国际体系,从国际贸易到半导体、互联网技术等等,无不是由美国建立并主导。正是因为这样,华为的抗争,是一次被动的“光荣孤立”,也是一次悲壮的“万里长征”。
时至今日,虽然人们对美国会发起 ,乃至通过其国内法例来遏制华为有一定心理准备,但作为美国总统,吃相这么难看,以致于不惜践踏自己建立并主导的国际秩序,还是令人大跌眼镜。
(图片来自檀香张志良)
如果大家还以为,美国对华为的封锁是出于公平贸易的原因,或者是价值观念的差异,那么历史上美国对日本芯片业的围剿,对法国阿尔斯通的围猎,甚至棱镜门事件里对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欧洲政要的监听,又当如何解释?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得益于年日本通产省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日本采用政府主导,大财团抱团模式,在4年内获得上千件专利,一度压得硅谷抬不起头来,高峰时期DRAM份额占全球80%。为了应对这场战争,英特尔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创立了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游说了美国政府8年,要求政府干预。但碍于市场经济原则,和日美盟友关系,美国政府迟迟不采取行动。
最后SIA终于触碰到美国政府的G点:
如果美国半导体技术落后,美国军方将不得不采用日本的产品,此举将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一夜之间,美国一改自由贸易规则和美日同盟的友谊,对日本出口的3亿美元芯片征收%惩罚性关税,要求日本开放半导体市场,事件的结果,是“日本半导体芯片产业从年最高40%,一路跌跌不休跌到年的15%,吐出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其中的DRAM受打击最大,从最高点近80%的全球市场份额,一路跌到最低10%(年)”。(据“魔铁的世界”文章《30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图片来自檀香计兵)
美国对亲密盟友日本,尚且痛下杀手,对中国的华为还会心软吗?
特朗普对华为的封锁,绝非手段,而是目的。
许多人至今还认为,美国针对华为的一系列的举措,只是为了给中美贸易谈判增加筹码,这种判断完全误判形势。
首先,中美高度互补的贸易关系依然存在,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IMF测算,亦或者是耐克、阿迪达斯和沃尔玛,都一致认定是全部转嫁到美国进口商头上。真正的竞争在先进技术领域,特朗普在多个场合表示,绝对不允许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超越美国。在至关重要的5G领域,美国要围追堵截的头号敌人,就是华为。
为什么美国对5G如此看重,很简单,如果说3G、4G仅仅是消费互联网的高速公路,那么5G就是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将第一次在5G的平台上实现低时延,高带宽、高密度的互联。想象一下,日本掌握内存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中国掌握5G的领先地位,岂不是要了美国的命?正是在这一思维模式下,美国必须彻底封杀华为。
危局:国际协议体系濒临瓦解
正如政治观察家所看到的那样,美国总统对国内事务的施政充满了掣肘,但其对国际事务的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迫于其国内法的长臂效应压力,过去两周内,ARM、谷歌、WIFI、蓝牙、SD卡联盟均宣布暂时中止华为的会员资格。
如果说中兴面临的仅仅是禁运,那么华为面临的就是在美国国内法管辖范围下的供应链的断裂。
(图片来自檀香吴博康)
在众多被迫中止的合作框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ARM。因为ARM是掌握芯片IP源头的公司,虽然华为买断了V8系列的知识产权,但缺乏了ARM的合作与授权,在迭代和更新上必然遇到困难。与此同时,美国能够采取的“杀招”还有许多,比如芯片设计平台EDA软件。目前全球只有三家,分别是Mentor、Synopsys、Cadence。如果美国对华为卡死EDA软件,华为在短期内是无法开发出替代产品的。
之所以要将我们能接触到的材料中,对华为不利的信息如实告诉檀香,并不是要散播悲观的情绪,相反,充分认识华为的困难,有助于社会产生清醒的认知,也有助于多方达成共识,接下来,我们要开始探讨华为的机会与底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首先,美国遏制华为,动摇了国际秩序的根基,推翻了美国长期坚守的价值观。
特朗普丝毫没有掩饰,其对华为的打压就是因为美国不能允许中国在5G技术上领先。这令他对华为的遏制政策失去了道义基础和合法性。
美国这样做代价巨大,因为这一行为必然令所有人都意识到现有国际秩序的脆弱性,以及依赖美国的不确定性。德法两国首脑已经表明不排斥华为参与5G,而日本和台湾的知名厂商继续对华为供货,连美国的企业也纷纷抢在禁令生效之前,调集所有的货源给华为供货,也充分说明:虽然无人能质疑美国当今的优势地位,但它正在失去国际信任。
更重要的是,华为的遭遇宣告了过去30年国际协议和秩序的瓦解。
仅凭美国一纸法令,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华为触犯法律的情况下,安卓、WIFI、SD、蓝牙等一系列国际联盟和协议,都被迫暂停与华为的合作,让人们看到这种开放性是有风险的。在未来,各大手机厂商恐怕都要重新评估“即插即用”型国际协议的安全性了。
其次,近年来,世界进入技术革新史上的一个罕见的大破大立的机遇期。
从4G转向5G,仅仅是一个侧面,近几年来,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技术领域颠覆性创新不断。
年图灵奖获得者DAVIDPATTERSON曾宣称,在摩尔定律即将失灵的时候,遇到人工智能将是半导体产业的幸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一直以来,计算能力按照摩尔定律在增长,每过18个月翻一次倍;但近年来,由于硅晶片的指数级增长无法持续,摩尔定律正在走向终结。以硬件集成密度为基础的计算能力的提升遇到瓶颈,这意味着传统芯片研发轨道的重大变化。冯.诺依曼架构有可能被仿生的神经网络架构代替,这是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最大危机与机会。
据国际调研机构Gartner评估,到年,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在被行业加以应用时,还能够给半导体芯片厂商创造达亿美元的市场。人工智能将在更多的行业中渗透,与此同时,量子计算时代的临近,也为半导体产业的颠覆性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已故斯坦福教授张首晟,生前就在研究量子计算领域的关键环节“天使粒子”。
颠覆性基础层出不穷,建立在这些技术之上的机会之门也会逐步开启,在这些创新领域,华为与全球友商,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华为如此重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性研究的原因。
(图片来自檀香张志良)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是有战略纵深的。
众所周知,创新离不开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源,更离不开城市、乡村、企业、商业场所、消费人群、制造业生产线、物流终端等等创新应用场景。如果说,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创新源,那么中国,则可以在创新应用场景上成为当仁不让的第一。
以4G基站为例,全球共万个4G基站,中国就占了万,超过全球所有国家的基站之和,以人口计算,使用4G的人口达到4.2亿,而美国总人口不过3亿。而这些,仅仅预示了5G时代消费互联网的需求。
物联网时代,物流的指标,我国高铁历程、高速公路历程、万吨级泊位数量均为世界第一。
制造业产能的指标,年中国制造业产值3.6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欧盟的总和,在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衔接上,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