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有点希望这款药火了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1250.html
文/叶檀?财经女侠

毒舌善心这款药的名字叫瑞德西韦(remdesivir)。2月6日,在科技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支持下,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完成临床试验的注册审批工作,首批病例入组工作就位。从即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正式接受用药。首批拟入组一共有例,轻、中症患者例,重症患者例。这些病例将执行严格的随机(患者吃的药物按安慰剂组、全量组、半量组等随机发放)、双盲(医生和患者均不知道患者服用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试验。这次瑞德西韦落地中国,直接跳过一二期临床试验,相当于承认了国外的结果,进入三期试验,如此史无前例的举措,可见背后寄托了多么大的希望,这也是救人优先、实事求是。按常理推论,瑞德西韦在国外走过了前期流程,在国内走的是特别审批流程,直接上三期临床。根据年11月18日颁发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特别审批程序》:“存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时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为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所需防治药品尽快获得批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统一指挥、早期介入、快速高效、科学审批的原则,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药品进行特别审批的程序和要求。”我们抱着极大的期待,希望能够早点成功。当然,这款药很有可能起死回生,也包括生产这款药的公司吉利得。研制新药常常命悬一线研究新药非常、非常不容易,通常有“双十”的说法,也就是十年、十亿美元,现在已经有“双二十”的说法。但是,即使下血本花十年时间十亿美元,大概率也不会成功。年10月27号,美迪西生物医药有篇文章《新药研发杂论之一:新药研发的成功率》,统计的相关数据是:根据不同阶段新药研发成功率统计,临床I期的成功率在63.2%。II期临床成功率低到30.7%,这个也不难理解,I期往往只是安全性评价,II期才是验证药物是否有效的分水岭,在临床研发阶段中II期极为重要。从临床I期到最后通过批准上市的总成功率,仅为9.6%,10个进入临床的药物,仅有1个能最终上市。如果一个还在药物发现或成药性研究阶段的项目,很难想象其成功率能达到多少,或许,根本还不能用成功率来表示!BIOIndustry的统计数据可以印证,在至年间,FDA对新分子实体和生物制品类新药的审评情况中,新分子实体药物从临床Ⅰ期到获批上市的成功率只有6.2%,生物制品类药物的成功率为11.5%,略高于新分子实体。说到这些惨痛的经历,投资者立马会想到当年的重庆啤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十三年研发乙肝疫苗,最终没有成功。更惨烈的还有,《医药魔方全球新药库》的《史上最"惨"的14个新药研发靶点:成功率0%》说,阿尔茨海默症有一些靶点,“惨烈”程度让人不忍直视——全球累计数十个项目在研,大小制药巨头倾情投入数十上百亿美元,至今尚无一款药物成功获批……比如BACE。美国集全国之力,研制抗癌方法,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成功。人命关天,研制新药不能大放卫星,来不得半点虚假,动不动发新药卫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有违谨言慎行的祖训。即使,现在瑞德西韦进入了三期临床,我们也不能说一定能成功。这就是国际上大部分制药企业不研究新药的原因,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国内能够研制新药的,也就恒瑞等数家而已,研发水平跟国际一流企业有较大差距。成本高风险大,失败概率高,也是新药价格昂贵的根本原因,因为一旦失败了,会把公司整个拖下水。一旦成功了,公司就要通过专利和高价的方式,把成本和利润通通收回来,保持研发优势。这一点跟风投市场、明星制作工场很像,大部分投资失败,一旦成功几家,就要获得几十倍甚至更高的收益,以覆盖成本,进行下一轮的投资。瑞德西韦无心插柳瑞德西韦本来快要没戏,生存得非常艰难。具体原因,我们转引横琴国家知识产权中心李瑞丰的文章《惊动了美国总统的神药“瑞德西韦”到底有多神?》,顺便看看,新药研发到底有多艰辛。瑞德西韦背后是一家年轻的生物医药公司吉利德科技,专注于抗病毒药物领域,稳坐丙肝药物和HIV药物的头把交椅。相比辉瑞、默沙东这样的百年巨无霸药企,吉利德科技知名度不高,年才在上海设立中国总部,目前只有8款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这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豪赌新药有成功的,但不成功的时候,一度生存得非常艰难。从最近五年的月K线看,年6月到达高位,每股.37美元,此后一路下挫,低位徘徊。近一个月,股价上涨了1.64%,这主要归功于2月3日以来的上涨,说明国内外关于瑞德西韦抗新型病毒的研究案例,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A股和港股里面跟吉利得有合作关系的上市公司上海医药、九洲药业和永太科技大涨,博腾股份,连出四个涨停跌。什么什么,你说收到吉利得正式询价?继续拉!什么什么,你说跟瑞德西韦关系不大,那就是关系大,继续拉。1月30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有篇论文证实,瑞德西韦使一例-nCoV感染病人在用药一天后,病情出现明显缓解;瑞德西韦已在澳大利亚完成二期临床实验,证明药物可抑制埃博拉病毒的扩散和复制。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发布了相关的文章,瑞德西韦在细胞水平上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的活性。2月4日晚,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发布:发现瑞德西韦和磷酸氯喹能在体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Research(《细胞研究》)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表示,各界对这一试验有期望,但有无效果,还需要等待严格的科学试验结果。如果这次瑞德西韦能够成为抗疫神药,可以说是无心插柳。为什么呢?我们还是引用专业人士的文章。年,吉利德公开了一代号为39的化合物,那个时候,药物活性不够强,并具有很强的毒性。年,吉利德又发表了关键化合物GS-的相关报道,GS-显示了广泛的抗病毒活性,针对HCV、DENV、甲型流感、人流感以及SARS-CoV都有疗效。瑞德西韦正是由GS-磷酸化而来,在针对一种鼠冠状病毒MHV的实验中体现出了更强的体外活性,更好的细胞渗透性。但是,以往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适应症都是针对埃博拉病毒,在成本和疗效都不占据优势,没有在任何国家获得批准上市,所以,有点半死不活。现在,通过新型冠状病毒,瑞德西韦有了极强的生机。这有先例。仅就抗病毒药物而言,年禽流感大面积爆发,让销量平平的达菲爆发式增长,各国政府订购量飙升到2亿盒,罗氏制药一年收益30亿美元。如果能够成功,可以说是无心插柳,医药界这样的事情不少,要知道,伟哥原本是治疗心血管病的。瑞德西韦的专利怎么办?新药通常是很贵的,但有个例外,那就是在公共安全事件中,这时候,对人类共同命运的考量占了上风,政府有权平抑药价。看过《我不是药神》的人,都会知道,印度仿制药厉害,印度政府的理由是,基于对病患基本的同情心,这比保护专利重要。高科技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都会进行专利布局,不管是高通,还是强生。根据李瑞丰的文章,早在年,吉利德申请了化合物专利,涉及41个国家、地区和专利组织,除药企传统布局的中美欧日韩以外,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古巴、智利、秘鲁、越南、菲律宾、黑山、萨尔瓦尔、摩尔多瓦等国家进行了布局。从年开始,吉利德布局针对病毒感染适应症的用途专利,近年来又布局了药物的盐及晶型以及制剂专利,其中化合物、制药用途、盐/晶型等均在中国进行了布局。这是核心的专利,当然,从下面这张表来看,有些没有获得批准。2月4日晚,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在公布瑞德西韦和磷酸氯喹能在体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同时,有一个巨大的点:“对在我国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识产权壁垒的药物瑞德西韦,我们依据国际惯例,从保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在1月21日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并将通过PCT(专利合作协定)途径进入全球主要国家。”说明了为什么申报,现在同样在审批。怎么办?双方合作,摆脱博弈中的囚徒困境,就是双方互相信任,不信也得信。从人道主义和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尽快推出新药。合则双赢,斗则双输:国内没有一致性评价,陷入生产能力瓶颈,企业无法生产,而没有中方批准,瑞德西韦无法进入一线,无法进入三期临床,最重要的是,挣扎中的病人得不到救治。双方各自跨出了重要一步,吉利德这次表现得比较大度。2月2号,有消息称,吉利德公司无偿赠送一批瑞德西韦给中国,2月4号,有人博出了第一批瑞德西韦已经到达中国的通关单。吉利德CEO针对武汉病毒所抢注专利表态:病人第一,知识产权问题以后再解决。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2月5号晚,吉利德发表声明称:吉利德正在与中国政府和医疗机构积极展开合作,支持对-nCoV感染者开展临床试验。我们也与政府机构保持着定期沟通,更新我们在扩大生产规模的方面的最新进展。2月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CDE)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jyzyj/58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