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污染是引起倒藻的主要原因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倒藻”是鱼塘常见的现象,“倒藻”时水色由嫩绿变黄、变黑,同时溶氧下降,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即使增氧机全天打开,水体溶氧仍较低。养殖鱼类表现为浮头和陆续死亡,有的甚至全军覆没。

鱼塘为什么会倒藻?

因为除草剂污染!

池埂、池坡上喷洒草甘膦、草胺膦等农药时,难免会有部分进入养殖水体。除草剂进入水体后就会抑制藻类活力。藻类不仅是鲢鳙鱼的饵料,其更重要的功能是调节水质:藻类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是水体内溶氧的主要来源;藻类还能高效地吸收利用氨氮和亚硝酸盐,降低其水体中含量。当藻类活力被除草剂抑制后,就会失去产氧能力和对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溶氧下降,氨氮和亚硝酸盐不断积累。除草剂污染量越大,对藻类的损伤也越大,水体内溶氧就越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则越高。

养殖鱼类对除草剂污染的第一反应是缺氧浮头,这种现象往往发生于施用除草剂的当晚或次日,严重时会死鱼。这时候是采取挽救措施的黄金时期,大量换水可避免其它恶性后果。如果不换水,随后1-2周内亚硝酸盐和氨氮会不断升高,鱼类采食量下降,严重时死亡(如图1)。

图1.示除草剂污染对水质和养殖鱼的影响

为了防控除草剂引起的“倒藻”现象及由此带来的损失,笔者建议:

(1)池埂喷洒除草剂前应查看天气预报,确保3天内无雨,以免除草剂随雨水渗入池塘;

(2)应选择无风天气喷洒,或只在下风口喷洒;

(3)喷洒作业时尽量避免直接洒入水体;

(4)喷洒剂量要低,宜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用量过高;

(5)池塘面积小于10亩的,使用除草剂更需谨慎;

(6)喷洒过除草剂后要密切观察水中溶氧和亚硝酸盐浓度以及鱼的活动情况,出现浮头就要大量换水(没有换水条件的尽量不用除草剂除草)。

此外,杀藻药物、硫酸铜等对藻类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使用时也要谨慎,尤其要避免使用本身含有除草剂成分的杀藻类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ytzyj/96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