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两年养罗非鱼赚钱太少是你还没吃透

广告

《当代水产》杂志社报道:

经过前几年的跃进式发展,罗非鱼养殖进入了稳定期,相对-的黄金时代,利润空间确实缩小,但大部分养殖户还是保持对这条鱼的信心,不断探究技术突破,获取更大利润空间。今天小编整理了近几年罗非鱼的养殖技术,希望能给年的罗非鱼养殖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一、模式篇

水产养殖业的每一次变革或进步,都是养殖模式首先作出了转变,罗非鱼养殖也不例外,因为养殖模式是最容易改变的。从中国罗非鱼养殖发展情况看,罗非鱼的养殖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鱼猪混养、鱼鸭混养,到近年的精养、再到现在的大混养三大模式,无论是哪一种养殖模式,都是养殖户根据市场的变动灵活地作出改变,是养殖户智慧的选择。

1精养模式

罗非鱼的精养模式是在行情好那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精养,即纯罗非鱼养殖,亩产高达可达斤以上,造就了不少罗非鱼神话。精养模式的代表区域是海南文昌、广西南宁、茂名高州周边,投苗密度-尾/亩,全程投料,饵料系数1.2-1.5,养殖成本3.5-4元/斤。池塘需要配备较强的增氧条件。

海南利用其独具的气候优势,可以做到一年养三造鱼;而南宁则是依托其内销市场优势,鱼价一直比较坚挺。精养模式下的罗非鱼长速快,产量高,因此备受两地养殖户的推崇。另外,罗非鱼的上市高峰期在10-12月,也是价格最低的时候,精养模式下的罗非鱼可提早一个月上市,养殖户可打个时间差,避开高峰出鱼冲击鱼价。但近两年来,精养罗非鱼要面对链球菌病和出口疲软的双重考验,在年行情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很多罗非鱼养殖大户的观望情绪仍比较浓重。

2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

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可算是比较经典的养殖模式,这也是缘于近几年对虾病害频发和罗非鱼市场的低迷。此模式在珠海、湛江和茂名均有分布。罗非鱼—对虾混养模式以罗非鱼为主,对虾为辅,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抗风险的能力。

养殖户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标粗罗鱼鱼苗和虾苗,罗非鱼投苗密度-尾/亩,虾苗为2-3万/亩,以二代苗为主。经过标粗后,罗非鱼苗的规格达到50尾/斤,虾苗规格达到尾/斤时,即可将罗非鱼和对虾过塘混养。也有部分养殖户在罗非鱼苗塘直接放虾苗的,养殖过程中再适时补苗。池塘充足的养殖户可在第一茬的养成中期着手准备第二茬的标粗,以达到最大化养殖效率的目标。罗非鱼全程投料,南美白对虾不投料或少投料,利用对虾杂食性的特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池塘的净化能力,降低养殖风险和成本。

对虾在6月初即可收获,用地笼进行装捕,年亩产量斤左右,以均价15-20元/斤计算,对虾的亩产值为-元,可以抵消大部分的罗非鱼饲料支出。罗非鱼在9月中即可分批上市,饵料系数1.3左右,亩产-斤。利用对虾高附加值的特点,此模式可大大提高了罗非鱼的养殖收益。

3精养大规格罗非鱼模式

近几年,3-4斤的大规格罗非鱼行情一直十分稳定,均价达9-10元/斤,利润空间不菲,受到部分养殖户的追棒,养殖区域主要集在珠海和佛山等高消费城市附近。此模式一般在3月份投苗,亩投苗量-尾(规格7-8朝),经过3个月的养殖,养殖户可以选择出掉部分商品鱼或分塘再养殖,以加快资金周转和降低高温季节的养殖风险。一直养至年底后,罗非鱼规格达到3-4斤,养殖户可根据市场行情分批出鱼。以珠海平沙的养殖户为例,此模式下罗非鱼的年亩产量可达斤,亩利润高达1.2-1.5万元。

尽管利润丰厚,但是该养殖模式只适合于离批发市场或城市消费群近的养殖区,这些区域不但对大规格罗非鱼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养殖户还可以和市场直接对接,以获取更大利润空间。此外,养大规格罗非鱼必须越冬,因为年后罗非鱼青黄不接之时的价格最高,能否越冬成为罗非鱼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这种模式只适合具备搭建冬棚、有充足地下水或地热的池塘。此模式养殖周期长,成本高,养殖户要根据自己的池塘环境和市场环境来加以选择,切勿盲目跟风。

4立体养殖模式

立体养殖包括传统的鱼鸭混养和鱼猪混养,主要集中在雷州半岛内陆大水面养殖区和化州地区。以鱼鸭混养为例,罗非鱼的放苗密度为-尾/亩(规格8-9朝),同时搭配花鲢、白鲢和鲮鱼等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鱼苗期投喂开口料,提高成活率,养殖中期投普通膨化料,待鱼达到4-6两规格时开始投喂高档罗非鱼料加强催肥,强化出鱼效果。全程饵料系数在0.8-1.0左右,养殖成本2-3元/斤。有业内人事分析称,现在罗非鱼精养成本一般在3.5~4元/斤,混养是3~3.5元/斤,而立体养殖的成本是2~3元/斤,在鱼价低迷的年份,立体养殖仍然是罗非鱼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最好的养殖模式。

短期而言,立体养殖模式不消失,但是随着政策层面的倾移,养殖业和环保挂勾,政府会加强池塘养殖环境的管控,个别地区已经禁止在池塘搭建猪舍和鸭棚。长远地看,养殖户还是要及时作出转变才能应对大环境的变更。

5大混养模式

大混养即是将罗非鱼和鲮鱼、草鱼、鳙鱼、鲢鱼等进行混合养殖,充分利用水体的空间和鱼类的食性,与立体养殖相比,罗非鱼大混养模式避免了畜禽粪便的药物残留和底质污染,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挖掘空间仍然很大。

二、苗种篇

“养殖要致富,苗种要先行”,苗种是养殖的基础,一旦选择,就不能改变其先天的特征。特别是罗非鱼属于薄利品种,种苗的品质往往决定了养殖成败。养殖户也要避免选择价格过低的苗种,“一分价钱一分货”,很多价格低廉的苗种的质量不高很有可能影响最后的经济利益,养殖户不要过度在乎价格,要在意价值。

1选苗

苗种质量决定了一年的辛苦劳作是否有意义。尽量选择大公司苗、品牌苗,养殖户切不可投苗心切及省钱心态,错选了劣质鱼苗误了一年的功夫。品种选择方面,吉富罗非鱼依靠其生长速度快的特点推广迅速,奥尼罗非鱼长速慢但比吉富具有更高的抗寒和抗病力,当行业经历各种洗礼后,养殖户更应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来理性选择鱼苗品种,切忌为了一味追求生长快速而忽视鱼苗的抗病力。

2投苗

投苗方面,如清塘、调水等常规注意事项不再多赘言,单从一些关键点提醒一下养殖户。放苗的水体不单要关心其安全性,还要注意其稳定性,稳定的水体浮游生物更丰富,鱼苗不易产生应激;建议投苗前2天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全塘杀虫,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再放苗;可选用高蛋白的鳗鱼粉料、蛙粉料投喂鱼苗,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免疫力;投苗后建议每周杀虫一次,低温天气还须定期消毒预防水霉病;最后,做好预防天敌(水蛇、鸟、蝌蚪等)的工作。

三、病害篇

 粤西每年的罗非鱼链球菌发病时间为5-9月份为多,集中在6-8月份,相关研究表明,链球菌最佳的发病水温为32℃,而在晴天的晚上8点对水温的测定,1-1.5米的水温高达35℃。链球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特征非常明显的一种细菌,纵观全年的气温变化及养殖情况,这种病害集中发生在夏天,尤其持续高温的天气,水温在32℃以上时极易爆发,而链球菌对饲料、品种、池塘条件、密度等的依赖性并不是十分强烈。也就是说,当池塘有链球菌存在,温度达到要求,这种病害必定发生,而病害的程度才与其它因素有关。

对罗非鱼养殖户而言,链球菌病就是一道迈不过的坎,9-年,罗非鱼就饱受链球菌病的折磨。养殖大环境恶化大家有目共睹,而且还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特别是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更是加重了这些方面的担忧。目前预防链球菌病最有效的方法仍是疫苗,但现在还处于中试阶段,考虑成本因素无法大面积推广。因此我们预测,未来两年链球菌病仍难以避免,养殖户还是要以预防为主。

预防:

链球菌是条件致病菌,也就是说在养殖环境恶化时才易发生,因此我们建议养殖户精养转混养,高密度转低密度,高温季节要严格控制粪便流入量,定期消毒。同时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如提高增氧能力,有条件的池塘最好做底部增氧。以化州客户李老板为例,养鱼十分重视预防,相比当地很多养殖户很少开增氧机,他白天也经常开增氧机,甚至在鱼塘安装了底部增氧盘,是杨梅镇第一个安装这种增氧设备的养殖户,重视鱼塘增氧的程度可见一斑。除了安装底部增氧外,他每口塘(15-20亩/口塘)至少保持3台增氧机,遇到气压低,就要减少投料,打开增氧机。

高温天气晴天中午11:30-14:30开叶轮增氧机3小时,可大大提升养殖效益。因为,晴天上层溶氧高时开机,可加速水体的对流,提高水体中、下层的溶氧,有利于鱼类快速生长,降低料比,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改善水质减少病害的发生。另外,水体的循环流动,还促进微藻的繁殖生长,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

粤西地区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也是罗非鱼链球菌高发季节,李老板除了重视增氧有关外,还和他勤调水预防有莫大的关系。他经常测试鱼塘水质的各种指标,每隔15天就调水一次,重视用EM菌调水,所以他的鱼塘水质一般都保持清爽状态。预防病害一定要有先前意识,将病害扼杀在摇篮中。比如下雨天,就要提前做好应激工作,加强增氧,适当减少投喂。此外,在白天水温持续保持30℃以上的情况下,要想罗非鱼安全度过高温期,降低损耗,就用五黄精华液拌料,大概15-20天拌料一次,用量一包膨化料用半瓶。

治疗:

氟苯尼考或盐酸多西环素,一般使用剂量要达到50mg/kg鱼以上,具体用量参考说明书,用药周期一般要达7天以上,同时内服五黄精华液,发病严重时一包膨化料拌一瓶即,外用二氧化氯配合消毒,连续2—3次,过程加强增氧,尤其是中午烈日暴晒和后半夜鱼塘光合作用积累的溶解氧消耗较严重的时候。

文章来源:粤海饲料集团营销中心金玉林

广告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公立医院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sczyj/1249.html


当前时间: